摘要:做某事的過程中順帶著做另一件事,這叫順便。普通人的此順便,隻為提高效率,無損他人利益,屬於好事。 |
“綿陽一校門口6輛外地警車”來辦事順便接娃娃,4人被免職。(2月1日《華西都市報》)
“順便”,一個與百姓關聯度極高的熱詞。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不經意地、冷不丁地就會心生“順便”、行見“順便”。比如:張大爺進超市買點東西順便到廣場上鍛煉鍛煉、小王去理發店理發順便買點菜回家、陳姐推銷化妝品順便收集一些客戶資料,等等。
我4歲的兒子用順便造起句來也特溜順,“爸爸去上班順便給我買個玩具、外婆去廣場散步順便跳跳舞……”。
做某事的過程中順帶著做另一件事,這叫順便。普通人的此順便,隻為提高效率,無損他人利益,屬於好事。
再看看自貢、南充、達州、巴中等地的這幾位警官的彼順便,公車私用是明擺著的事實,拿四川話說“鐵板釘釘板都板不脫”,盡管有“辦案辦事”的外衣作掩護。有一問題恐怕當事人自己都難說清楚,究竟是辦事順便接娃娃,還是接娃娃順便辦事,為什麼遲不來早不來,偏偏等到娃娃放假才來辦事,兩者就那麼巧合?乖乖,用公家的車,燒公家的油,甚至一分錢過路費不花,娃娃安全接回家,“順便”就此變味。
再進一步追問幾位警官,“外出辦事順便接娃娃”,已“順便”多少回呢?除了順便接娃娃,有沒有順便公款旅游一圈,有沒有順便公款吃喝一盤?
說實在的,這些年三公經費之所以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與公務場上暗潮洶涌的“順便”之風不無關系。借辦事之名,順便接娃兒,順便探訪老上級老朋友,公車私用了﹔借外出考察之名,順便游山玩水,公款旅游了﹔以開會為名,以檢查為名,以匯報工作為名,順便辦上幾桌,公款吃喝了。
可怕的是,這些順便之念、順便之舉被人之常情所認同和接受,大有默認化的趨勢。好多人明知不妥,也心照不宣,心安理得,理所當然,任“順便”隨波逐流。殊不知,由於一些公務人員今天順便這明天順便那的,如果自掏腰包還好,但一旦以公家的名義用公款探親訪友、吃喝旅游,單位的錢不知流失了多少。算算賬,娃兒放學回家不用趕車了、對老上級老朋友的深情厚誼表達了……“順便”僅僅“溫柔”了自己和一小撮人,受損的卻是公家的利益,張三、李四、王五等等因“順便”產生的費用疊加在一起,又將是好大的一筆數字,這些錢如果有效地被控制住,並用於改善民生,能讓多少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還有,一些官員“順便”多了,習慣成自然,在順便“溫柔”他人的同時,也順便接受他人順便送上的“溫柔”,越陷越深,筑起貪腐的千裡之路。站在愛護干部的角度,真是扼腕可惜,畢竟一個干部的成長十分不易,一個個干部倒下了,既是家庭的損失,也是國家和人民的損失。
分析來分析去,公務場上的“順便”還真是那該死的溫柔,讓人心在痛淚在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當把順便公車私用、公費旅游、公費吃喝統統關進制度的籠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