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0日13:56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當“海歸”遭遇國內“最難就業季”,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勢必“公平地”施加到所有人身上。在平等就業面前,“留學”只是代表一段經歷。 |
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5月28日發布《201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稱,2012年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7.29萬人,比上年增長46.57%。從1978年到2012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累計達109.12萬人。(新華網5月29日)
另有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近699萬人次,被網友戲稱“史上最難就業季”。然而,2013年全國500家用人單位統計數據現實,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降幅達15%。不難看出,如今的“海歸”不僅要面對群體間互相競爭,還要和國內高校畢業生展開“?殺”。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激烈較量中,留學生的光環似乎不再那麼“閃耀”。若非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此等世界一級名校畢業,其對於招聘單位的價值與國內同等學歷畢業生相比也漸趨一致。不可否認,不少留學生自身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並不算高,即使“吃過洋墨水”,其外語語言能力也不甚出挑,留學優勢根本得不到體現。再加上缺乏職業規劃、缺少對自身的准確定位等早已存在國內畢業生中的問題,“海歸”們無法以其留學經驗取勝國內高校的競爭者,“洋文憑”也就難以在國內求職市場“吃香”。
當“海歸”遭遇國內“最難就業季”,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勢必“公平地”施加到所有人身上。在平等就業面前,“留學”不過代表一段經歷,就和國內的大學生活並無二致,因此不應再以此之名為其設定過多“特殊待遇”。
首先,“海歸們”別太把自己的留學經歷“當回事兒”,既然選擇回來就要接受國內就業現狀,做好與700萬同仁一起“憑本事競爭上崗”的准備。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多數情況,那一紙寫滿洋文的畢業証不比自身素質更能派上用場。
同時,社會輿論也別過分解讀“海龜(海歸)”變“海帶(海待)”的現象。在畢業生就業市場化的今天,甭管哪兒來的求職者,所要面對就業形勢的嚴峻程度沒有差別。當出國讀書這筆投資無法再為留學生帶來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優勢時,他們既不再享受“光環的庇佑”,但也不必接受社會“過度的關愛”。無論是同情的目光或是質疑的聲音,都是變相的“不公平”與“不平等”。
作為曾留學英國 “海歸”,筆者認為在求職過程中,扎實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以及客觀理性的心態遠比那頂“英國碩士”的帽子更靠譜。出國求學期間,多做一些專業相關的兼職或實習,而不僅僅是上幾堂課、拿多少學分、刷幾個盤子﹔歸國求職時,這些更有針對性的經歷或將助你在面試中一錘定音。另外,初出茅廬,不必一步到位,想清楚自己目前“能做什麼”比“想做什麼”更具實際意義。不難看出,以上其實沒有一條是留學生群體才能享有的“專利”。
不可否認,早些年,我們國家曾對稀貴的“海歸”採取不少高薪和特殊優待政策。但當留學歸國潮涌入國內就業市場的汪洋,大浪淘沙下如何激流勇進全憑個人本事而非“群體優勢”。若說“海歸之光環”還在散發光芒,隻能是用來點亮自信,卻無法也不應對曾有的“優待”再有依賴。
(牛寧,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新聞】
27萬海歸遭遇699萬國內畢業生 共度最難就業年
調查稱72%中國留學生畢業后在美國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