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人民日報:政法機關要堅決摒棄狹隘錯誤維穩觀

2013年06月05日08:17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掌握平安建設的主動權,還意味著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關系、協調利益沖突,否則將會變主動為被動,一時的風平浪靜難掩水面之下的暗流洶涌。

  抓源頭、聽民意,實現的不僅是平安,還有官民之間更好的互動和信任,社會向心力的增加,這正是“平安中國”的更高起點所在

  短短幾天,大連中石油發生爆炸事故,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火災帶來300余萬元損失,吉林德惠一畜業公司特大火災造成一百多人遇難。令人沉痛的消息,再次敲響安全警鐘,也預示著在跨入“風險社會”的今天,打造“平安中國”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刻不容緩。

  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繁難的時代課題。如今的平安,不但包括交通安全上的出入平安,還包括日常工作中的生產安全﹔不但包括周邊環境的綠色安寧,還包括食品藥品的入口安心﹔不但包括打擊犯罪方面的除暴安良,也包括社會管理上的安居樂業﹔不但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治安安全,還包括網絡時代的信息安全。現代社會有多復雜,交織在其中的平安概念就有多豐富,平安中國的治理任務就有多艱巨。

  “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決深層次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打造更高起點的平安中國指明方向——所謂更高起點,最重要的是要加強源頭性、基礎性工作,更好地掌握平安建設的主動權。

  數據表明,我國大量的社會矛盾發生在基層。基層的矛盾和問題能不能處理好,關涉群眾的切身感受,也是平安建設的源頭。在權利意識高漲、利益多元博弈的今天,這些矛盾和糾紛易疊加、多牽連、燃點低。處理不慎,極易引發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正因此,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在近日召開的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上,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精神,緊緊抓住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一個一個地攻堅克難”。這也是很多會議代表的共識:平安不平安,群眾說了算。

  源頭治理,意味著從產生矛盾的基層入手,從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地方入手,抓小、抓早、抓苗頭。比如,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和發展進程的加快,基層出現了不少因為征地補償、拆遷拆違等具體問題產生的矛盾,被很多地方政府稱為“天下第一難”。而在會議交流中,蘇州市石湖地區卻以自己的經驗贏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可。該地區在綜合整治、建設改造工程中堅持“兩個不拆”:安置補償方案群眾不同意不拆,各類潛在的風險因素不解決不拆。由於工作到位,矛盾在萌芽狀態便通過協商等方式獲得解決,拆遷安置不但沒有引發矛盾糾紛,反而成了贏得群眾認可的契機,最終實現動遷過程零強拆、零上訪。

  蘇州石湖等地的經驗告訴我們,破解難題,重在源頭治理、傾聽民意。抓源頭、聽民意,實現的不僅是平安,還有官民之間更好的互動和信任,社會向心力的增加,這正是“平安中國”的更高起點所在。在這一起點上,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在良性的互動中得到回應,深層次矛盾在探索和創新中不斷得到解決,各級政法部門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平安中國建設的主動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掌握平安建設的主動權,還意味著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關系、協調利益沖突,否則將會變主動為被動,一時的風平浪靜難掩水面之下的暗流洶涌。在這個意義上,政法機關和各級政府要堅決摒棄“穩定就是搞定、擺平就是水平”的狹隘維穩觀,摒棄“花錢買平安”的錯誤維穩觀,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保障群眾權益、維護公平正義,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預防懲治犯罪、管理社會秩序、確保國家安全,從源頭上消除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夯實平安中國的法治基礎。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自古以來,平安便是中國人尋常而恆久的向往。在中國社會快速城市化和現代化的今天,一句“平安”,在老百姓朴素的感情之外,更飽含著豐富的社會內涵。打造更高起點的平安中國,必須喚起更多普通百姓的熱情,在基層源頭獲得平安建設的動力,夯實平安中國的群眾基礎。隻有如此,才能掌握平安建設的主動權,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治未病,防未然,讓平安中國的理想照進現實。

    (原題:以源頭治理掌握主動權)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