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魏青:環保局內“奸細”多,治污情何以堪?

2013年06月06日13:41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白天規規矩矩生產,一到晚上偷偷摸摸排污,那麼這樣的公開秘密,為何是記者所發現?難道當地環保部門就真的不知道?監督排污,如果環保部門也有記者的這種晝夜蹲守意識和行為,還怕發現不了污染源頭?

醴泉河,岷江的支流,本應是甜美泉水流過之地,如今卻是黑液橫流,污水浸泡,沿線15萬人用水處於威脅之中。記者晝夜蹲守,揭開非法企業排污驚人秘密:夜間偷排污水﹔環保局內奸細多,上面一檢查工廠就放假﹔污水處理有機關:有人來檢查時,就關閉排污暗道,上面污水處理池則按正常程序運轉,排放處理過的污水﹔如果沒人檢查過問,就打開下面的排污暗道,將沒有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舉報或者反映后,常常面臨威脅、報復。誰舉報,誰就挨打,最終賠償20、30萬了事。(央視《經濟半小時》2013年6月5日)

白天規規矩矩生產,一到晚上偷偷摸摸排污,那麼這樣的公開秘密,為何是記者所發現?難道當地環保部門就真的不知道?監督排污,如果環保部門也有記者的這種晝夜蹲守意識和行為,還怕發現不了污染源頭?還怕治理不好污染?

一有檢查的風吹草動,排污的工廠和環保部門就同時知道了,如果沒有環保部門和排污企業的“環污勾結”和“勾肩搭背”,怎麼會有那麼靈通的消息,對偷偷排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背后是權錢交易,有了這樣的利益鏈條,污染怎麼能夠避免?

在污水處理上設立機關,一方面可以應付檢查,另一方面可以偷偷排污,可進可退還可守,一切做的天衣無縫,排污的管道直接通到河流中央的底部,讓誰都無法發現,除非天知地知自己知,污染企業的利欲熏心到了何種地步?環保監管的打醬油可見一斑。

面對群眾舉報,不是積極查處,而是給污染企業通風報信,誰舉報,誰就挨打,這讓舉報情何以堪?還有誰敢於舉報?如果污染的舉報機制淪落到如此地步,黑液橫流,污水浸泡,上游污染下游,就永遠是一個時間上年復一年的問題。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方面醴泉河污水浸泡,另一方面當地卻在新聞媒體上大肆宣傳河流污染治理的功績,還發明了“白加黑”工作法,這也正好契合了污染企業“白天規矩晚上偷排”的“工作方法”,豈不好笑?面對嚴重的污染,沒有絲毫的內疚之心,反而涂脂抹粉,難道真的不怕老百姓惡心嗎?

一條污染的醴泉河,是中國河流污染的一個縮影,其“驚人秘密”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也已經被其他地方的污染企業和環保部門所耳熟能詳,並以潛規則上演著,6月4日公布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2年在198個城市4929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高達57.3%,排污的公開的“驚人秘密”不消失,河流和水質污染將繼續。

先建設,后污染,再治理,經濟發展“先上船后買票”盛行,隻要政績,隻要好處,不管污染,在這樣的循環怪圈中,一條條“母親河”成為一個個“下水道”,人人都是污染者,人人都是受害者,連潔淨的水都成了奢侈的夢想,物質發達情何以堪,幸福快樂情何以堪,和諧社會情何以堪,生態文明情何以堪,可持續發展要等到何時才是個頭?(魏青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