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美媒:我們還能不能信任經濟學家?

2013年06月08日08:2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雖然主流經濟學家未必能弄清楚所有事情,但是他們還是遠遠勝過主流圈外的大多數人。

海外網6月8日電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6月5日發表了題為《我們該信賴經濟學家嗎?》的署名文章,作者諾厄·史密斯在文章中指出,人人都知道,廠房閑置、潛在的工人無所事事是件不好的事情。但是,現今最優秀的“專家”——學究式經濟學家——普遍名聲不佳。有調查表明,公眾對他們的預言沒什麼信心。他們在專欄裡爭論不休,似乎在最基本的問題上都無法意見一致。毋庸置疑,“公共債務與GDP之比超過90%即進入危險區”——知名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和肯尼思·羅戈夫的論點,許多支持緊縮政策的共和黨人以此為據——被揭穿無助於經濟學家的名聲。

那麼,信奉經濟學是錯誤之舉嗎?經濟學家自身是該被恥笑為中世紀怪人的江湖騙子嗎?還是盡管有種種缺點但真的是最優秀的專家?這無法明確回答,但文章指出了公眾對這個領域應該了解的一些事情。

首先,需要簡單介紹一下經濟理論家是做什麼的。基本上,他們的工作就是建模,以這種數學工具來描述經濟如何運作。問題在於,經濟學家並沒有真的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整體經濟模型。很多聰明人士花費大量時間創建“動態隨機一般均衡”等名目的工具。但到目前為止,那些模型無法真正像氣象學家預測天氣一樣預測經濟。而且,它們包含著許多明顯錯誤的假設。舉個例子,許多模型規定隻許公司不定時地調整價格!很荒唐,對嗎?經濟學家添加這些內容是為了讓模型更易操作,他們寄希望於這些荒謬可笑的假設確實相當接近於現實。但是即使有了這些勉強的拼湊,現有模型仍然無一能夠准確預測經濟。

理論並非唯一的問題。經濟學家其實也沒有足夠完善的數據來了解經濟是怎麼運作的。對於化學或者生物,你可以把東西拿進實驗室,通過有控制的實驗來測試。對於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特定市場的研究,你也可以這樣做,例如,谷歌銷售在線廣告的拍賣就是微觀經濟學開發出來的。但是對於宏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整體經濟的研究,你不可能把國家或者整個經濟體帶入實驗室。你所能做的就是坐看歷史流逝,嘗試推斷出某些模式。但通常,當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的時候,那些模式便轉瞬消失了。

宏觀經濟學還缺少生物和化學所享有的那種科學氛圍。在自然科學中,模型是為解釋數據而建的,這是其唯一目的。但是在經濟學中,模型往往只是講故事的工具,用來解釋關於世界有可能如何運作的理念。

優秀的經濟學家很清楚自己的無知。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前不久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說中半開玩笑地說:“經濟學是一門高度尖端的學科,擅長向決策者准確解釋為什麼他們過去做出的抉擇是錯誤。關於未來則沒有太多可說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宏觀經濟家之一格雷格·曼丘在2011年的一篇《紐約時報》專欄文章中這樣描述:“在當了25年的專業經濟學家之后,我必須坦白:我對經濟學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事實上,正是在我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的經濟學領域——商業周期的起伏,我最經常發現自己面對一些沒有明顯答案的重要疑問。”

文章認為,這一切說明,當一位經濟學家講述基於理論或模型的事情時,人們應該非常非常懷疑。理論或模型越復雜,越要警惕。例如,在《華爾街日報》最近一篇專欄文章中,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約翰·泰勒呼吁財政緊縮,為証明其建議有道理,他表示,這是依據一個“現代宏觀經濟學模型”得出的結論。但在研究了那個模型之后,就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假設是其他很多經濟學家會不贊同的。然而普通《華爾街日報》讀者不會知道這一點。所以一定要當心那些懷揣異想天開模型的經濟學家。

如果經濟學家成功地開發出更有效的正式模型,那人們就能向他們提出疑問(例如“美聯儲應該印更多錢嗎?”),並信賴他們的專業建議。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所有經濟學家真正能給予人們的是直覺、建議和想法,每個人必須自己決定哪種辦法最好。

因此,在聆聽經濟學家講話時,關鍵是要努力弄明白他們為什麼那樣認為。例如,保羅·克魯格曼認為貨幣政策在經濟蕭條時期作用不大,因為名義利率不可能低於零,也因為美聯儲並非一貫善於說服人們相信未來會有通貨膨脹。羅伯特·巴羅認為財政政策不管用,因為人們預見將來會需要交稅為今天的刺激措施埋單,於是減少今天的消費以便存錢支付將來的那些稅費。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這些基本思想,自行斷定哪些可信,哪些不切實際。

經濟學家的另一個美德是,他們非常善於指出對方的邏輯錯誤。總體來說,經濟學家都是非常聰明、富有洞察力的人。跟所有人一樣,他們容易夸大自信,過分依賴自己未經証實的理論(不是所有人都像格雷格·曼丘那麼慣於懷疑和自我質詢)。但是當他們這麼干的時候,其他經濟學家通常會抓住他們不放!為了避免過於相信一個經濟學家充滿自信的意見,應該聽聽持不同意見的其他經濟學家怎麼說。

最后一點,雖然主流經濟學家未必能弄清楚所有事情,但是他們還是遠遠勝過主流圈外的大多數人。

文章認為,不管對經濟學家有什麼樣的期望,他們不是深諳世界如何運作以及應如何予以微調的“萬事通”專家。他們不是汽車修理工。如果他們表現得像汽車修理工,那就應該馬上警覺起來。但是他們的確能說出許多有趣的事兒。他們也許可以幫人們認清或者重審自己關於經濟運轉的看法。他們還能幫你發現別人言論中的漏洞。(編譯/何金娥)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