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胡印斌:降溫高考,社會也該摒棄“應試思維”

2013年06月08日08:25來源:新京報字號:

摘要:以交通問題為例,對輕微交通違法在教育后放行,這本來就是法規的應有之義,應該是執法的一種常態,而不能只是對參加高考者“網開一面”。如今在高考期間的特殊“關照”,隻能說明日常的執法,仍有改進之處。

  近年來,每逢高考,社會所彌漫的不也是一種“應試情緒”嗎?

  高考來了。又見“中國式護考”,又見“一切為高考讓路”。偌大的中國,進入了全民動員、高度緊張的高考時間。

  此前,交通部門明確表態,交警發現接送考生車輛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可教育提示后放行。北京市規定,接送考生車輛不受尾號限行限制﹔石家庄市規定,接送高考生車輛交通違法,一律不扣車、不扣証﹔鄭州市加大治理違規小摩,嚴查機動車鳴笛,確保考生有良好的夜間休息環境﹔廣州交警對34個考場從考前30分鐘開始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駛入……

  高考意味著社會流動的可能,意味著個體命運的轉折,家長、社會重視高考,公權部門出台的一些善待之舉,有可理解的拳拳苦心。可是這一年隆重勝似一年的“全員護考”,是不是也有些重視過度、反應過激,從而將本該是一場正常、平常的考試“異化”了?

  以交通問題為例,對輕微交通違法在教育后放行,這本來就是法規的應有之義,應該是執法的一種常態,而不能只是對參加高考者“網開一面”。如今在高考期間的特殊“關照”,隻能說明日常的執法,仍有改進之處。

  進而言之,一個通暢的交通環境、一個良好的夜間休息環境,還有一個不受網吧襲擾的學習環境,原本就像空氣和水一樣,不僅僅是參加高考考生的需要,也是每一個生活在自己城市裡市民的需要。這些應該是日常生活的常態化配置,而非特殊配置,更不是每年高考期間才可能出現的“太虛幻境”。

  這些年來,輿論常呼吁高考制度改革,剔除應試教育的弊病。但近年來,每逢高考,社會所彌漫的不也是一種“應試情緒”嗎?一些白紙黑字的規則,可以為了高考而打破﹔一些平素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在高考期間找到“速效藥”。高考面前,所有的問題似乎都不再成為問題。一些臨時管制措施有了道義基礎,犧牲其他社會成員的出行權利似乎也無可厚非,這樣的社會心理,顯然也是需要反思的。

  所有的家長面對即將上陣的孩子,都會有類似交代: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同樣,家長、學校、社會,尤其是政府相關部門,也都應該多一些平常心。孩子因故錯過了高考,家長不必痛哭流涕﹔某個別考場秩序出現一點點小問題,學校不必如臨大敵﹔交通有一點點擁堵,交通部門也不必忙著想各種“應急措施”。

  一年有365天,把高考的這幾天看得太重,把剩下的那麼多天看得太輕,這實在是一種本末倒置。而全社會統一進入“高考時間”,對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講,無疑也是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高考定終身”的思維隻會越來越嚴重。

  □胡印斌(媒體人)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