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3日08:41來源:重慶時報字號:
摘要:“外星人”在目前為止既沒有証實,也沒有証偽,因此,屬於科幻性質。作為一種新奇的想象,科幻或許對人的創造力和探索發現有幫助,但它卻不同於已知和實証的科研與探索結果,這正是科幻與科學研究的最大區別。 |
北京時間6月11日17時38分,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征太空。
與航天科學探索同時被國人關注的是,35歲的山東濱州人李某在網上發帖,稱自己用高壓電網電兔子時,不小心電死了一個“外星人”。一個是地球人飛天,另一個是“外星人”造訪,兩相比較,還真有點難辨真偽。不過,經警方調查,証明“外星人”造訪是造假。“外星人”是李某用鋼絲和骨膠制作而成。李某承認此舉純屬為了“嘩眾取寵,制造轟動效應”。不過,一般人會認為,既然地球人能飛天,“外星人”怎麼又不能造訪地球?
“外星人”在目前為止既沒有証實,也沒有証偽,因此,屬於科幻性質。作為一種新奇的想象,科幻或許對人的創造力和探索發現有幫助,但它卻不同於已知和實証的科研與探索結果,這正是科幻與科學研究的最大區別。事實上,如果能通過神十飛天,向公眾系統地講解飛天的目的、任務和對人類的幫助,就有可能讓公眾有效區分什麼是科幻,什麼是科學研究結果和科學事實,也不至於在有人忽悠移民火星時有那麼多國人上當了。
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讓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向全國中小學生授課是多麼的重要。據稱,王亞平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授課的內容包括: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從而讓中小學生加深對質量、重量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其實,通過這些講解,也能讓中小學生更深入理解什麼是科學研究和科學事實,什麼是科幻。
雖然“外星人”的概念來源於美國的科幻電影,但在現實中,美國人相信“外星人”並受騙上當的並不多,原因也在於美國的航天科學教育先行一步。早在1984年,美國就啟動和實施了“教師在太空”計劃,通過選拔和訓練,讓普通教師跟隨航天員飛向太空,並在太空向全美所有中小學生講授航天探索的科學研究和內容。盡管這一計劃因為人類挑戰太空的受挫而一再推遲,但最終,55歲的教師芭芭拉·摩根仍然於2007年8月8日與另6名宇航員搭乘“奮進”號航天飛機升空,並在太空中回答了孩子們向她提出的各種問題。
設想一種可能,如果除了航天員王亞平的太空講授,我們還能通過各種形式對國民講解航天探索的意義、任務等,就不僅可以回答這種研究是否值得的問題,還可以讓國民更容易和清醒地認知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幻。
張田勘(北京 媒體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