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袁岳:超越歷史經驗,創新外交模式

2013年06月13日10:30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在中國的全球大發展中,除了強有力的競爭模式外,更應開啟與鄰國的共同開發模式,如釣魚島的共同開發、南海地區的共同開發和北極的共同開發,更多地在全球資源市場中“合縱連橫”,這些都是超越我們歷史經驗且具備前瞻性的創新模式。

也許很多國人會對最近幾年,美國與越南這對冤家走近感到匪夷所思,因為當年越戰的爆發給兩國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痛,而且至今疤痕依然存在。不過,我們也應看到美越的走近有其現實戰略利益的契合,就好像中俄的走近一樣。照此推理,如果在未來某一天,朝美直接對話而且談成了某些超出我們預料的合作模式,我們也不需要大跌眼鏡。

當我們重塑國家利益,或者將當前迫切與重要的國家利益最大化與保障化的時候,某些以前沒有出現過的國際合作機制就可能出現。巴拿馬的諾列加、伊拉克的薩達姆、阿富汗的塔利班一度都是美國的合作伙伴,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后來成為美國攻擊的對象。所有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捍衛國家利益雖然需要充分考慮歷史經驗,但更需要具備前瞻性,檢視當下與未來的利益發展走向,構建能夠創造價值的新空間與新框架。

中國人是重視歷史的民族,厚重的歷史讓我們形成一種認識,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任何一種經驗教訓基本上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在與人相處或者與其他國家相處的時候,歷史的啟示往往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也應注意到,我們對未來的展望和前瞻性構設能力往往相對欠缺——世界最重要的未來學家的名單裡基本沒中國人﹔從科幻創作到末日想象,中國人往往也是缺席的﹔我們很多的網絡幻想充滿了對現在心目中“敵對”國家和民眾的詛咒版意淫,而很少有奇幻的化敵為友的變局。

另外,歷史經驗也不是萬能的。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國家,生產勞動知識要靠一代代傳承。中國有句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故而可以看出我們非常看重歷史經驗教訓。不過,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我們往往習慣於向后看,甚至講究“祖宗之法不可廢”,

這導致中國在面臨革新時總是面臨巨大阻力。中國歷史太悠久了,足夠我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但這也令我們容易被歷史的光輝蒙蔽雙眼,沒法向前看,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創意,甚至照搬歷史經驗,走入歧途。

不過,如果你多觀察生意場就會發現,作為不斷構想價值創造模式與空間的創業者或投資人,很多人已習慣同事變成對手、對手購並成伙伴以及行業整體困難后的抱團取暖。尤其在新技術、新商機、新資本介入的情況下,新威脅與新機會高度取決於我們新模式的創造與推動,而非抱殘守缺。固守模式與因循不變者將很快喪失最佳的發展良機。

同樣,在大國關系中也能找到類似案例。比如,德國與法國這對老冤家,因為創造了能源同盟的新價值共創模式而走進歐盟這樣一個合作天地。因此,在中國的全球大發展中,除了強有力的競爭模式外,更應開啟與鄰國的共同開發模式,如釣魚島的共同開發、南海地區的共同開發和北極的共同開發,更多地在全球資源市場中“合縱連橫”,這些都是超越我們歷史經驗且具備前瞻性的創新模式。我認為,隻有在探索、創造和推動具有更大潛力的新模式的過程中,長期的國家間歷史情結才可能被超越,長期的利益格局困境才可能被打破。

(作者是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分享到:

(責編: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