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9日08:07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對於“文革”給中國歷史造成的惡果,有人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文革’打開了潘多拉盒子,釋放出了魔鬼!”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犯下的過錯,敢於主動道歉甚至深度懺悔的,盧梭和蒙田,應稱得上是兩座豐碑。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主動公開道歉,難能可貴。61歲的劉伯勤,退休前任濟南市文化局文物處處長。日前,這位當年的紅衛兵在媒體上向在“文革”中受到自己批斗、抄家和騷擾的眾多師生、鄰裡道歉。他說,雖有“文革”大環境裹挾之因,個人作惡之責,亦不可泯。
“文革”被否定了三十多年,當年不少受害者已離開人世。活著的人對那段“年少無知”歲月裡犯下的錯誤,至今不願承認者居多。當然內心中在懺悔的人肯定也有不少。最為知名的是作家巴金,被稱為“中國的盧梭”,他在《隨想錄》中寫下了他的懺悔。也有一些評論認為,他的懺悔不僅僅是代表他個人,也代表了中華民族,從失去自我到說真話,從而揭示出人性的過程。
錯誤,有純粹個人行為所致,也有集體盲動所致。個人錯誤,道歉相對容易。集體錯誤,尤其是社會性的錯誤,要讓眾多的個體逐個公開道歉,比把“神十”送上太空更困難。類似“道歉是傻逼叛徒”,這種網上的跟帖便具有一定代表性。
真正的勇士,不是沒有犯過錯誤,而是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如果說個人的道歉是一種道德的自省和自覺,那麼,社會性的自省和自覺就代表著一個時期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准。但對於記憶力衰退、膽怯的民族來說,總喜歡用拖延時間的戰術,企圖掩埋歷史。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歷史。一個不敢正視問題、正視歷史的民族,縱然物質文明再輝煌,精神上的缺陷也無法彌補。正是有巴金、劉伯勤這類人,讓我們看到中華民族敢於自省的精神力量。
對於“文革”給中國歷史造成的惡果,有人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文革’打開了潘多拉盒子,釋放出了魔鬼!”對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當事人站出來道歉,需要有盧梭的精神,從靈魂裡解剖自己,解剖時代的病灶。盧梭沒有因自我揭丑的《懺悔錄》而臭名昭著,蒙田也沒有因他自我曝光的隨筆被世人唾棄。究其原因,自我懺悔是人類上乘的美德,也是靈魂救贖的寫照。
歷史的力量在於:它有一種頑強的趨勢,總要露出自己本來的面目。而隻有記住歷史,還歷史以本來面目,這樣的民族才會真正懂得如何前行。在中華民族復興路上,不能沒有民族的自省與懺悔。個人如此,社會也不能粉飾自己的過失和責任。我們贊美懺悔,因為透過懺悔,“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