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盧靜文:大學生“求空調”背后的溝通困境

2013年06月21日09:31來源:南方都市報字號:

  高溫來襲,南京進入“桑拿模式”,不少高校宿舍因沒有空調而讓大學生苦不堪言。在網絡上,學生晒出各種奇葩的避暑方式,各種調侃,各種無奈,各種說了白說。有消息稱,南京審計學院浦口校區,法學院學生陳京山因在網上發帖倡議學校為宿舍安裝空調,面臨校方處分或開除。南京審計學院校方昨日微博回應,表示並未作出開除決定,事情“還在調查之中”,但同時發布的長微博指陳同學曾有“煽動性話語”。

  對比網絡流傳的學生日志與校方說法,因網絡言論而開除學生暫未成為事實,但確曾有校方、學院的壓力來襲,叫家長、刪日志、乃至威脅要開除學生。陳同學被學校領導認為是該校某日學生宿舍摔暖水瓶活動(效仿同城其他學校)的慫恿者,但反觀學生幾篇日志(包括校方言其有“煽動性話語”一篇),總體上都言辭懇切,有理有據,且關鍵是並無慫恿同學摔暖水瓶的字句。

  糾結於如上幾個環節中的學校與學生的互動,可能不得要領。不能忽略的一個大背景在於,五六月份進入高溫時段,大學宿舍的艱苦由來已久,用陳京山同學的說法,就是“酷熱難當,白天難以學習,晚上難以休息。這個現象已經困擾南審的學生們很多年”。但就是這樣的學生生活難題,一屆屆學生牢騷滿腹,卻多年得不到解決。包括在陳京山因網絡日志被談話之前的那些天,學生在網上的各種吐槽、各種調侃,鮮有暢通的信息互動渠道得以反饋到學校管理方。

  准確地說,校方是明了學生的此種困苦與牢騷的,因為在被領導視為“暴力事件”的摔暖水瓶活動后,法學院學生陳京山的日志被翻了出來,而且據稱還被“截了圖”。由此可見,學校管理者並非不具備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卻在所謂“暴力事件”發生前對學生訴求採取了起碼看起來熟視無睹的態度。通常情況下,倒是會有另外一種詭異的說法被拿出來,比如“上大學就應該吃苦”雲雲。但當此類教條遭遇90后的一代人,恐怕很難再被說服——— 畢竟,學校領導辦公室、行政樓裡,早已是涼風習習了。

  理論上講,一所大學的各個層級,不乏代言學生權益的組織與機構,甚至在學生會裡可能還有“生活部”這樣的設置。為何卻無法肩負最起碼的學生與學校的溝通職能?經過這麼一場風波,學校管理方才表態“將”採取力所能及的一些降溫措施回應學生苦求了多日的訴求,這種常態溝通無法實現的困境,不獨事發學校一家。

  正是因為這種溝通的極度不暢,讓公眾看到,象牙塔裡也存在著“兩個輿論場”的分野。“裝空調”與否只是一個湊巧的橫剖面,對學生訴求長期裝腔作勢、熟視無睹,才是值得追問的核心。制度化的利益代言機構形同虛設,人們的訴求無法借由最便捷的方式得到表達,如此熟悉的社會生活場景,顯然不獨屬於大學校園。

  曾經的大學生,為學校食堂的伙食質量去表達,到了90后一代,“求空調”就變得很自然,無須緊張,更沒必要上綱上線。大學所聚攏的,永遠是思想最活躍、權利訴求也更多元的年青人,理性對話,冷靜處理已有的熱點事件,並在此基礎上反思信息溝通中存在的各種障礙,是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題。(盧靜文)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