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13:23來源:新浪博客字號:
摘要:他提出兩項專利技術,形成了我國新一代飛機用高性能損傷容限型鈦合金系列應用技術體系。他常說,技術創新不完全是在實驗室裡搞研究,還要結合工廠與實際應用,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 |
朱知壽,1966年出生,工學博士,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中航工業鈦合金材料技術首席技術專家。自1991年從事航空用鈦合金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工作以來,朱知壽以其不竭的創新能力,至今已主持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項目10項、型號技術攻關項目3項﹔目前正在主持的國家技術攻關項目6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中航工業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國家發明授權專利2項、國防授權專利1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航空報國優秀貢獻獎”。
正如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評價航材院時說到的“長空鑄劍,材料當先”,作為中航工業鈦合金材料首席技術專家,朱知壽領導科研團隊實現了我國關鍵鈦合金主干材料立足國內和自主保障,第一次擺脫了飛機結構用鈦合金材料對仿制俄系和美系鈦合金的長期依賴。
他先后創建了我國高強韌(TC21)和中強度高韌性(TC4-DT)飛機結構用高性能損傷容限型鈦合金材料及應用技術,以及超高強度鈦合金(TB8)應用技術,為我國飛機用先進鈦合金材料按系列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鈦合金材料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2012年初,朱知壽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創新引領技術進步。朱知壽通過工藝創新,在航空材料應用技術研究方面,實現了新一代航空鈦合金材料從單一高性能到綜合高性能的重大跨越。他先后提出了“新型鈦合金准鍛造工藝”和“鈦合金准熱處理工藝”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以及綜合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加工、焊接和成形等系列應用技術,形成了我國新一代飛機用高性能損傷容限型鈦合金系列應用技術體系。
例如,通過材料創新和工藝創新,使TC21鈦合金集高強、高韌、高模、優良焊接性能、損傷容限五大特點於一體,綜合性能水平達世界領先﹔同時使TC4-DT鈦合金具有中強、高韌、優良焊接性能、損傷容限等特點,相比國外同類材料具有更加綜合的優異性能,並得到推廣應用,實現了我國飛機鈦合金從仿制到創新、從靜強度到損傷容限、從單一高性能到綜合高性能的重大跨越。
朱知壽的創新能力不僅僅體現在科研攻關上,對於應用,他也是行家裡手。他提出兩項專利技術,形成了我國新一代飛機用高性能損傷容限型鈦合金系列應用技術體系。他常說,技術創新不完全是在實驗室裡搞研究,還要結合工廠與實際應用,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朱知壽每年有一多半時間都要往返於各飛機制造廠、鍛造廠和材料廠,將他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迅速與實際結合,實現創新應用。
他通過應用創新,在我國首次實現了損傷容限型鈦合金在飛機關鍵承力構件上的大量應用“零”的突破。“一代材料、一代裝備”。為了滿足我國新一代飛機高減重和長壽命設計需求,朱知壽首次採用創建的我國第一個高強韌損傷容限型鈦合金(TC21)在多個機種上關鍵承力部件的裝機領先應用,讓我國損傷容限型鈦合金在我國飛機關鍵承力部件上得到批量應用,實現了“零”的突破,從而提升了我國飛機鈦合金用量及應用水平和安全可靠性﹔並進一步採用TC4-DT中強高損傷容限型鈦合金在我國飛機上的大量應用,從而提高了飛機的減重效果、使用壽命和安全可靠性,在我國關鍵主干鈦合金材料必須立足國內、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擺脫長期以來航空關鍵鈦合金材料依賴國外的被動局面,實現自我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通過探索新型航空材料研制模式創新,朱知壽領導科研團隊開辟了一條按中國特色建立航空主干材料的研制與工程應用模式。通過主持“九五”預研、“十五”預研和“十一五”預研材料專項等項目,朱知壽依據上級機關決策和航空工業發展要求,選擇長期制約我國裝備發展的鈦合金材料關鍵技術為突破點,通過研制模式創新,在關鍵技術突破后及時轉型,組織工程化研制,創立了一條投入少、周期短、效果好、符合國情和材料發展規律的研制與工程應用模式,遵循材料研制和應用研究的全過程原則,解決從技術攻關到工程應用的斷層,迅速提升主干材料的技術成熟度,為工程化和型號應用提供了及時可靠的技術保障。
朱知壽同時推動建立了管理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團結協作、集智攻關”的團隊精神,培養年輕骨干力量,依靠專家在重大節點上進行技術把關,項目主管部門和承研單位採取系統工程方法,按照合同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節點評審和過程監督,確保關鍵主干材料研制與成功應用。
(注:本文轉載自“第一軍事-新浪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