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中青報:職校生“逆襲”最難就業季

2013年06月28日07:36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摘要:事實上,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呈現的是一片“冰火兩重天”景象。一邊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求職狀況降到“冰點”,另一邊則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居高不下的就業“沸點”。

這個夏天,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699萬高校畢業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萬人,與此同時,招聘崗位不增反減,用人單位供給量下降約15%。

事實上,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呈現的是一片“冰火兩重天”景象。一邊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求職狀況降到“冰點”,另一邊則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居高不下的就業“沸點”。記者從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了解到,不少職校畢業生尚未畢業就已被提前“預訂”,大賽獲獎選手更將被大型央企高薪“收”走,這些未來的“高級藍領”依舊備受企業熱捧,華麗地“逆襲”最難就業季。

最難就業季,職校生供不應求

“基本沒什麼影響,尤其我們學校工科專業的學生早就被‘瓜分’完了。”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天津輕工職院”)就業指導辦公室負責人田洪軍談起今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一臉輕鬆。他介紹,雖然學校每年對學生初次就業率的要求高達95%,但這個數字每年都會有所突破,即便是在今年這個“史上最難就業季”。

同樣對學生就業情況沒感到太大壓力的,還有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勇。“雖然跟去年相比有一點落差,但總的來看影響不大。”他說,去年是3家企業“搶”1個學生,今年2.5家企業爭搶一個。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發布的《2012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也顯示,2007年∼2011年,我國中職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相對的,一份來自麥可思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本科畢業生簽約率僅為38%,較上屆同期降低8個百分點。

“這是一個結構性失業問題。”在天津輕工職院院長戴裕崴看來,大學的專業設置,應該與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密切配合,但事實並非如此,“比如,一所高等院校的辦學歷史悠久,專業也很有特色,可是專業結構和設置無法與國家的產業發展情況相適應,其就業情況也就可想而知。”

而在這個層面,職業院校似乎有一些“天然優勢”:能夠隨著市場和產業的改變,設置相關專業,保持動態調整。從2001年建校之初的8個專業,到如今的29個專業,天津輕工職院的專業調整並非“8+21”,而是在發展過程中有淘汰、有增設、有分離。這種情況在職業院校裡並不鮮見。

教育部職成司司長葛道凱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逐步摸索出了一條不同於普通教育改革發展的道路,那就是和經濟社會緊密結合的發展道路。何為緊密結合,即“五個對接”: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資格標准對接﹔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証書和職業資格証書對接﹔職業教育和終生學習對接。

與此同時,市場和企業對高級技能人才的需求,被認為是職校學生供不應求的重要因素。戴勇分析說,現在我國進行產業轉型調整,一些新興產業涌現,由此而來對能夠勝任這類工作的一線技術、生產、管理等較高素質的人才,需求量也在增加,而這批人才大都從職業院校產生。

高就業率背后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賽場對面,智能電梯體驗區內的3台藍色大型設備頗為惹眼。“這是我們實訓基地的教學區,主要是電梯的部件。”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維保部部長陸棕樺指著設備向記者介紹道,在體驗區外的大廳還有3台裝好的成品電梯和一部扶梯,整個設備價值500余萬元,都是上海三菱電梯公司與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免費為其提供的實訓教具。

作為規模最大的電梯銷售企業,上海三菱電梯與全國8所高職院校展開了校企合作,定向培養三菱電梯的售后服務工作人員和一線維保工。三菱不僅免費為學校提供實訓教具,還會派專業技師來校授課,學生大三以后就可以到公司實習。

之所以願意花大力氣和金錢投入,陸棕樺解釋說,一方面公司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較大,“每年最起碼裝5萬多台電梯,需要1500人做售后維修服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之前走過“彎路”。

此前,三菱多次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招收農民工,培訓成一線維保工,雖然成本低一些,但相較於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工人的基礎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相對也會自由散漫一些,農忙時可能就會回家務農,難以職業化。“而職業院校的學生經過培訓后,在職業發展的路上走得更快一些。”陸棕樺說。

和上海三菱電梯一樣,謀求與職校開展校企合作,成為不少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謀求一線技能人才的“法寶”。對學校而言,這種同企業聯合共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使人才培養與企業所需嚴密對接,既提高學生的技能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也提升了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

在天津輕工職院,有一片“校中廠”——“大連機床區域技術服務中心”。該中心集數控機床整機展示、裝配、調試、維修、營銷、人才培養、培訓、技術攻關、課程開發、教材開發、售后服務於一體,承擔企業新產品展示及學生的實訓教學,並將逐步承擔企業在天津地區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同時還承擔相關專業教學改革。而這還只是天津輕工職院與大連機床集團共同創建“雙主體”育人模式的其中一環。

“‘雙主體’可以理解為辦學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都處於主體地位。”戴裕崴說。而這種“雙主體”的育人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天津輕工職院以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及其專業群為依托,組建大連機床工程系,培養既熟悉數控機床裝配、調試、維修業務,又具有數控機床售后服務和營銷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有了共建的實訓基地,有了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教學和專業建設,能讓我們的課程設置更加緊跟行業前沿,學生掌握的技能、知識也比較新和全面。”戴裕崴說。

制度、環境讓職校生就業前景越來越光明

起薪水平、對口率、就業后的穩定性以及未來發展情況,被視為衡量就業質量的四大標准。長期以來,即使保持著高水平的初次就業率,但就業質量差也是職業院校社會認同度相對較低的重要原因。但實際上,目前,不少面向職校學生的技能人才崗位,提供的待遇令許多本科生、研究生欣羨不已。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天津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材料與工藝研究所……注冊模具CAD與主要零件加工的賽場外,兩面“紅牆”上,標注著這些國內大型知名企業為此次技能大賽的獲獎選手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和月薪。記者注意到,這些動輒月薪6000元的崗位,主要面向設計和數控機床等工科專業的中高職畢業生。

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閉幕當天,根據教育部的統一安排,將同時舉辦本屆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招聘會。“如果能獲獎,他們要想在這裡找個月薪6000元左右的工作應該不難”。帶隊來參賽的指導老師沈潔不無驕傲地說,她上幾屆所帶的團隊成員獲獎后,都在招聘會上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職校生就業的落戶和身份認定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天津市今年最新出台的高職院校外省市生源畢業生在津落戶工作的實施辦法,規定凡在天津市高職院校有集體戶口或入學時戶籍未由原籍遷入學校集體戶口、畢業兩年內與當地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勞動(聘用)合同的畢業生,准予在津落戶。戶籍破冰,無疑為職校生帶來一抹曙光。

在葛道凱看來,“曙光”背后的推手正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升級后的產業沒有充足的高素質勞動者來支撐,最后就形不成經濟規模和效益﹔城市和諧發展所需的新市民,要具備一些基本素質,這就要靠發展職業教育”。

不過,如何讓職校學生的成長后勁更足,讓他們的上升渠道更加暢通,並提升其后續發展能力,也成為擺在職業教育面前的一道難題。

“職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強,但理論知識可能相對弱一些。在職校裡,接受的大部分教育是應用型教育,他們非常渴求一條符合他們特點的升學渠道。”當了幾年職校教師的沈潔在跟學生打交道時,越來越感受到學生的升學困難。

對選擇就業創業的職校學生來說,在轉崗和追求個人持續發展時,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他們的后續發展能力又略顯不足。對此,戴裕崴坦言,過去在學生的培養方面,職業教育注重學生的技能,但對學生的后續發展能力考慮不足,“現在就要竭力補上這一課,比如說,現在我們將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成為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這不僅能鼓勵學生將來自主創業,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轉變思維方式,為他們進一步提升打下基礎。因為不論是去企業工作,還是自主創業,如果隻懂得眼前的一些技能,今后的上升空間也是很有限的”。

值得慶幸的是,在職業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共識逐步清晰: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力同行。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