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包岩:追尋中國文化的魂靈

2013年07月02日13:30來源:光明日報字號:

摘要:詩歌,站在中國文學的源頭,也站在中國文化的制高點上。正因為這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復興過程,也必然伴隨著中華民族詩意的喚醒過程。

語言文字、思維模式、行為方式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特質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識別符號。五千年來,由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創作並傳承下來的那些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古典詩詞,帶給當代人的不僅僅是一種美輪美奐的文學形式,更重要的是,她所承載的內容,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魂靈。 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詩意表達和對詩意生活的崇尚,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魂靈,它是民族薪火相傳的內生動力。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文化的血脈。沒有詩詞見証的歷史是蒼白的歷史,失去詩詞佐証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

近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報道了一則“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的新聞。這是一次由中華書局發起,由光明日報社、中央電視台、中華書局、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移動協辦的詩詞創作大賽。這次大賽主要通過手機短信、彩信、飛信以及網絡等途徑征集原創詩詞作品,並通過電視、報紙、期刊、圖書、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全媒體形式對大賽進行全程播報,還輔以研討會、晚會、攝影大賽、吟誦大賽、青少年分賽等活動,力求構建與打通全民參與、全媒體參與的綜合立體傳播通道,開創了一條傳播普及中國傳統文化之路。

就在人們懷疑身邊到底還有多少人在寫詩的時候,“詩詞中國”大賽官方網站統計出來的幾個數據著實令人驚喜。大賽於去年9月28日正式啟動,於今年1月底結束投稿。截至3月28日,參與活動的總客戶數達到2160.02萬人,短信覆蓋的總客戶數達4367.1萬人,累計短信參與總量達1.29億人次。也就是說,在大賽期間平均每天有近24萬人在參與這項原創古典詩詞的傳播活動,這在中國的詩歌傳播史上不能不說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文化盛事。大賽展出的很多作品真情流露,生動有趣。這些作品,是百姓的詩,反映了時代聲音和百姓心聲,十分貼近生活。

這說明,中國古典詩詞土壤豐厚,民間詩人眾多。願意賞詩、寫詩的人群更是數以千萬計。這表明,詩意的生活是這樣為人們所渴望而又如此難得。隻要有人積極引發,有人來組織,就會喚醒民間的詩意,激發大眾參與詩詞寫作的熱情。這樣積極向上的民間文化活動,不正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麼?不正是致力於中華文化復興的民間意願麼?不正是對正能量的傳遞麼?

值得欣慰的是,這次大賽的策劃組織者從一開始就沒想把它辦成一次曲高和寡的文人雅集,而是辦成一場百姓願意參與的文化狂歡。策劃這場大賽的初衷應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但是,這並不等於期待今人對唐詩宋詞進行革新或者超越,也不是僅僅進行模仿,實現各種“有形的”復興,而是期待一種精神的復興,是對這個民族“詩興”的小心呵護,是對民間“詩情”的大聲呼喚,是對老百姓精神生活的體貼和觀照。希望依仗這次大賽,人們能夠生發一種對“詩意生活”的向往,並期望在當下也可以過上這種堪稱奢侈的精神生活。

這絕不是一個夢。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具有詩意的民族。回望歷史,在中國文學浩浩湯湯的大河之中,詩歌是一路奔騰不息的主流。詩歌誕生於拙朴自然的田間村野,自由而高貴地進出過皇家庭院,也融入了清遠俊逸的文人風骨。《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詩歌,在數千年的時間長河和數萬頃的空間曠野裡騰挪跌宕,繞山過水,奔流宛轉,生生不息,直至浸潤了大江南北的每一寸土地,浸潤了歷朝歷代每一位多思多情的才子佳人。

關注現實,亙古而來的詩意依然在每個人的內心流淌。也許生活讓人變得浮躁且物化,詩意已然退避到大眾的潛意識之下,深藏不露,但實際上民間的詩興,是暗流涌動、呼之欲出的。抬眼一輪明月,總能讓人感嘆韶華易逝,問今夕何夕﹔月下堆煙楊柳,總是讓人訴不盡相思綿綿,所謂“寒蟬淒切,對長亭晚”。因而,“在水一方”、“月上西樓”,人們不知翻唱了多少回,經典被一次次演繹成流行﹔“人生若隻如初見”、“相見時難別亦難”,那愛而不得的哀婉歷經千年不變,至今仍讓人心動。這個時代,有多少孩子是在吟唱唐詩中咿呀學語,又有多少青春男女,將一腔痴愁托付給纏綿悱惻的宋詞,在令人擊節的音韻之中回旋往復。中國人從未遠離詩歌。

放眼未來,誰理解了這個民族的詩意,誰就會成為中國真正的主人。詩歌,站在中國文學的源頭,也站在中國文化的制高點上。正因為這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復興過程,也必然伴隨著中華民族詩意的喚醒過程。實現中國文化復興的關鍵,就是要找到中國文化的魂靈。而詩歌,必將是一束明亮的火把,引領國人去追尋中國文化的魂靈。

(原標題:追尋中國文化的魂靈)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