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平衡》:強國是如何衰落的

2013年07月08日15:25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摘要:制度無法適應不斷發展的現實,就會帶來衰退。作者指出,羅馬的繁榮是材料創新的副產品(他們特別提到了混凝土的出現),也是政治產物——職業軍隊、聯邦式政府、財產權以及對世襲統治的反對——的副產品。不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刊登署名文章,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高級研究員馬修·裡斯在文中稱,有關歷史的一個沒有被充分認識的事實是:多數時候歷史是在相對的痛苦中度過的。從2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一直到19世紀初,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停在了大約35歲。在這個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根本就沒有經濟增長這種事情——人類通過肆意殺戮、從土地上刨食或是依靠極少量的易貨經濟來維持生存。盡管某些文明戰勝了另外一些文明,但這些優勝者或遲或早都陷入了衰落。其原因——以及美國應該從中吸取的教訓——就是格倫·哈伯德和蒂姆·凱恩所著《平衡:從古羅馬到現代美國的強國經濟學》一書的主題。

政經失衡導致衰退

文章說,他們在書中討論的“強國”涵蓋了帝國(羅馬帝國、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奧斯曼帝國)、王朝(中國的明朝)、國家(1868年后的日本)、地區(歐盟),甚至美國的一個州(加利福尼亞)。據哈伯德和凱恩——他們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和哈得孫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認為,這些政治實體的沒落傾向於符合某種失誤模式或規律:“否認內在的停滯本質、中央集權以及為了當前的過度開支而克扣未來。”而當控制財政揮霍的無力與政治制度的崩潰同時出現時,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有害的失衡,再后來便是衰落。

當然,在強國衰落之前,它們首先得崛起。它們是怎樣以及為什麼會崛起的問題一直是漫長而活躍的辯論主題。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的充沛曾經一直被認為是根本性的,只是到了最近才被強調人口、思想和物資的充沛所取代。與其他人一樣,哈伯德和凱恩聲稱,某些政策和核心原則是關鍵,包括財產權、靈活的勞動准則、開放的市場等。對於兩位作者來說,這些東西全都是經濟增長的原因。

制度無法適應不斷發展的現實,就會帶來衰退。作者指出,羅馬的繁榮是材料創新的副產品(他們特別提到了混凝土的出現),也是政治產物——職業軍隊、聯邦式政府、財產權以及對世襲統治的反對——的副產品。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統治者強制推行的措施——價格管制、沉重的賦稅以及對羅馬農民自由遷徙的禁止——侵蝕了帝國的活力。

另一個經歷過興衰——而且現在正再次崛起——的強國的例子是中國。作者稱,從公元400年到1000年間,中國的人均GDP估計為450美元,比同時期的西歐高出1/3。部分得益於從造紙到造船的多項發明,到130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上升到了600美元。但是這樣的活力被証明是不可持續的。某種形式的內戰導致了中國艦隊的每況愈下和貿易航行的衰落。某些沿海地區持續地從易貨貿易中獲利,促使政權領導人在1500年宣布取締大型船隻的制造,並最終毀掉了所有的遠洋航船。作者指出,這樣的做法象征了中國轉向封閉以及利用自身發明的失敗。其結果是一直到1800年的生活水平的停滯。

體制失調困擾美國

文章稱,《平衡》一書的末尾考察了困擾美國加州——如果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加州的GDP將排在世界第10——的問題以及困擾整個美國的問題。哈伯德和凱恩指出,加州的稅收環境對於組建企業而言是全國所有州中最不利的。機能失調的政治體制導致了債台高筑,以及對於這些債務的束手無策。

對於美國,哈伯德和凱恩認為地平線上空正在集結“歷史的烏雲”。不過他們還是樂觀的。他們寫道:“美國的民主已經証明自己要比所有懷疑論者和憤世嫉俗者的擔憂都來得強大。”這也許是事實,然而他們在《平衡》一書中娓娓道來的經濟愚行史卻不失時機地提醒人們,看起來不可戰勝的社會通常絕非不可戰勝。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