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時言平:垮塌的大橋是否缺少責任的支撐

2013年07月10日07:13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7月8日晚,四川遭受暴雨襲擊,江油青蓮鎮盤江大橋被沖垮。或許,暴雨是大橋被沖垮的主要原因。那麼是不是大橋沒有質量問題而垮塌,就意味著相關職能部門沒有責任了呢?

7月8日晚起,四川遭受暴雨襲擊。岷江、沱江、涪江出現超警戒、超保証水位,暴雨造成3座大橋垮塌。其中,江油青蓮鎮盤江大橋被沖垮,200米長橋上過往的車輛和行人瞬間落入滾滾江水中,當地正在組織救援,已確認3人獲救6人失蹤。

洶涌洪水中的大橋垮塌,主要的原因恐怕是要歸結於無情天災下的不可抗力。但即便是這樣,還是要打撈打撈怒濤中是否有人為的責任。這樣的質詢並非刁難,而是相信:有責任支撐的大橋,會更加的堅固牢靠。

就拿江油垮塌的盤江大橋來說,修建於60年代的老橋曾遭遇5·12地震的損傷,在今年6月中旬剛完成加固。面對“一修就垮”的輿論質疑,綿陽交通運輸局回應稱:當時經過檢測,加固后的盤江大橋具備了安全通行的條件。盡管如此,但在加固維修時,是否考慮到大橋承受暴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沒有評估過,暴雨情況下是否還具備安全通行的條件?

如果心裡有杆秤,那麼在暴雨紅色預警發出后,交通部門完全能夠及時封閉大橋,避免災難發生。至於事后稱“設置了限行標志,嚴禁超高、超重車輛通行”,但更多的時候,這只是種提示,缺乏有效管理。洪水災害是有天氣預警的,如果能夠及時評估險情,災難或許可以避免。

說到垮橋,人們總是容易懷疑橋梁的質量問題。有媒體曾經統計過,5年來,全國共有37座橋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橋梁發生事故。而這些垮塌事故的回應中,幾乎都回避質量問題。江油這次垮橋事件,有人指出“才用了一星期,橋就垮了”,也將質疑的矛頭指向了大橋質量。

對大橋質量問題的質疑,或許會令當地政府感到“委屈”,然而,這反映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不足。或許我們應該相信,大橋被沖垮暴雨是主要原因。那麼是不是大橋沒有質量問題而垮塌,就意味著相關職能部門沒有責任了呢?當然不是。工程質量只是責任的一種。如果說,大橋修復后的安全指標原本無法承受這次洪水而被沖垮,那麼相關部門是否為此做出評估、預警和特殊情況下的有效管理?如果沒有,那也是責任缺失的表現。

“天災”和“不可抗力”,並不是政府職能機構免於問責的充分理由。在“天災”和“不可抗力”面前,是否充分把握和利用了減少損失和傷害的機會,也是一種責任的表現。

橋梁等民生設施上面,多一份責任的支撐,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全國多地正遭遇強降雨,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帶來的慘痛傷亡尚令人記憶猶新,如今四川塌橋事件又再度敲響了防災減災的警鐘。殷鑒當前,各地政府是否能夠主動擔負肩上重責,撐起一座座生命之橋、信任之橋?

(時言平,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