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李家健:美國學生為何要拯救中國方言?

2013年07月10日10:26來源:新京報字號:

摘要:中國文化在很多地方趨同,恰恰在語音方面具有最大的多樣性,其中必然保留了極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要素,是非常值得我們進行記錄和發掘的,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鮮活樣本。

我們必須思考這麼一個問題:不同的方言中包含的那些豐富的情感模式和價值體驗如何得到保留?它們如何被融入到一個新的統一的語音系統之中呢?

最近有一個“鄉音苑”網站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這個網站旨在尋找和拯救中國各地成百上千的方言,在它們消失之前留下寶貴的記錄。這個方言地圖網站的創辦人是兩個美國人:柯?藍和司圓直。其中柯?藍是台灣清華大學的語言學研究生,主要研究中文方言的歷史﹔司圓直通曉多種語言,包括中文、西班牙語、韓語和拉脫維亞語,可謂是兩個語言專家。

  為什麼是美國人看到了中國方言的價值和消亡的危險呢?這是因為方言之間存在巨大的發音差異是漢語體系中的一個特有的現象,而我們身在其中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方言的價值。

中國的方言多且非常復雜,秦始皇隻統一了文字而沒有統一語音﹔由於漢字是一種單音節文字,它捕捉到的最小的發音單位是音節,而不是音素,所以很多方言的獨特的發音並不能夠被漢字記錄。也正是因為漢字不參與語音的記錄和改造,這無意中造就了一筆語音的財富——很多遠古時代的語音可以得到傳承。

另外,人類的口述歷史的長度要遠遠久於文字記錄的歷史,語音(方言)中包含的歷史和文化信息,特別是人的情感體驗和精神狀態,更多地被記錄在了語音之中。比如“吳儂軟語”就非常直接地記錄了江浙地區文化中傳承的那種溫柔和雅致的情懷。在這個基礎上,不同的方言也在藝術中呈現出它的多樣性,比如昆曲、梆子、梨園戲、京劇等,這些以地方方言為基礎的藝術形式。再比如《楚辭》,用普通話念出來如同嚼蠟,用長江流域的湖北方言朗誦,卻是如歌行板。

發音獨立於文字系統之外也造成了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那就是中國人習慣以口音為基礎來獲得一種情感上的相互認同感,即“老鄉文化”。所以在中國文化中,以文字為基礎的國家概念和以口音為基礎的鄉土概念就構成了中國人的兩種基本情感模式。近幾十年來,隨著學校教育的普及,漢字和拼音成為了所有學生的必修課,不能被漢字系統記錄語音信息的方言正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很多地方的中小學生已經不能夠說一口地道的方言了,這意味著一些獨特的口傳文化會逐漸消失,那接下來會不會是民歌、戲曲呢?很難說不會。很顯然,這兩位美國的語言專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語音學的研究發現,使用同一種口音的人群,往往具有相近的情感模式和價值取向,因為語音更直接地塑造人的情感和體驗﹔所以口音的統一(或者說普通話的推行)並不是建立一個交流工具那麼簡單,這其實是一個復雜的情感模式和價值體驗的認同過程。所以,我們必須思考這麼一個問題:不同的方言中包含的那些豐富的情感模式和價值體驗如何得到保留?它們如何被融入到一個新的統一的語音系統之中呢?

中國人偏好大一統,但大一統並不意味著文化的多樣性不應該得到保留。中國文化在很多地方趨同,恰恰在語音方面具有最大的多樣性,其中必然保留了極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要素,是非常值得我們進行記錄和發掘的,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鮮活樣本。

□李家健(北京 文化時評人)

(原標題:美國學生為何要拯救中國方言?)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