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羅慶學:馮小剛擔任春晚總導演是禍是福?

2013年07月13日08:44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其三從馬小剛本人經驗的角度看,這是他第一次執春晚,不可能一下子搞得人人叫好。

  馮小剛擔任春晚總導演是禍是福?

  一年一度的春晚班底終天再次與國人見面了。7月12日下午,被外界猜測已久的央視馬年春晚班底正式揭曉,陣容十分豪華。馮小剛被聘擔任總導演,趙本山擔任副總導演兼語言類節目總監。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張和平、知名導演趙寶剛、喜劇演員沈騰、彭大魔共同擔任春晚策劃。

  此外,東方演藝集團舞蹈編導沈晨擔任春晚副總導演及舞蹈節目總監一職,此前,他曾擔任龍年、蛇年兩屆春晚舞蹈節目總監。音樂家趙季平之子、總政歌舞團作曲趙麟則擔任副總導演兼音樂節目總監。他曾操刀了馮小剛導演的《一聲嘆息》、張藝謀執導的《三槍拍案驚奇》等多部經典電影的音樂創作工作。演員張國立、著名詞作家閻肅、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中國作協主席劉恆、總政歌舞團藝術指導印青將共同擔任藝術顧問。連續擔任龍年、蛇年兩年春晚執行總導演的呂逸濤將繼續擔任這一職位。美術總設計則由陳岩擔綱,算上今年,他已經連續17年擔任春晚美術總設計一職,可謂經驗豐富。沙曉嵐任職燈光總設計師,制片主任為牟星。

  當天,馮小剛還認真准備了發言稿,原因是“怕說錯話”,他透露:“得知我當導演就兩個念頭,為什麼是我?這得挨罵。不過我覺得當春晚導演不是我膽大,是中央電視台膽大,中央電視台不拘一格辦春晚,聾子不怕雷,導一回!”

  縱觀歷年春晚,觀眾反感虛假,馮小剛表示這將是今年春晚團隊著力解決的問題,“劉恆提出了六字方針:真誠、溫暖、振奮,我還加上了‘好玩’,八字方針。讓春晚語言類節目好玩,不能偽貼近,不能偽針砭時弊,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能調侃生理缺陷。我要傳達的願望是寫出最好玩的,別自我閹割,自我審查。所以審查請寬容,不能讓藝術最高標准變成審查通過,應該是堅持藝術創新。”

  馮小剛辦春晚的宗旨就是“博人民一笑”,他笑稱:“習總不會反對。”對於接下春晚導演這個“燙手山芋”,他解釋道:“很多人不理解我,說我晚節不保。其實不管我鬧成什麼樣子都會挨罵,這是一種關注。我一不是為名,二不是為利,執導春晚就是回饋觀眾,回饋大家對電影的支持,就當做義工了。讓全體都罵我和都支持我一樣難。”最后,他幽默收尾,“我就不感謝領導了,我頂著罵名干這事,領導應該謝我。”

  對於以上豪華陣榮,筆者注意到,絕大多數人是報著好奇而期待的目光,對春晚充滿了期待。為什麼這樣?因為春晚開辦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央視自已在辦,一開始還能夠給人新鮮感,可以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觀眾的口味變了,欣賞的水平高了,自然對節目的藝術水平,藝術特色,還有其豐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視隻靠自己的辦量,靠自己的方式,搞內部包場,近新繁殖,自然難以滿足觀眾要求。近年來,春晚不斷被吐槽,節目質量不高,關門辦春晚是其主因。

  那麼今年這樣一個豪華團隊能不能辦一屆大家都叫好的春晚呢?我以為不可能。

  首先,從觀眾的欣賞角度看,再好的團隊,再好的作品,因為觀眾欣賞能力不一樣,喜好的風格不一樣,肯定會有不同的評價,這是藝術的規律。比如今年馮小剛執導的《一九四二》,從藝術角度講,不可謂不是一部有著震懾力的大片,可以為什麼其受歡迎程度還沒有小投資的《泰迥》高呢?馮小剛的這樣團隊看似豪華,但是他們能不能真正地抓住觀眾,尤其是主流電視觀眾的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再就是從藝術創作的本身的規律來看,不一定豪華團隊就能生產豪華作品。就如同所有的將軍集中在一起不一定能戰勝一個將軍帶領的士兵,也如如足球場上世界最佳陣容不一定能戰勝冠軍隊一樣。馮小剛把這些大腕集中在一起容易,但是能不能很好的運用其實是一個大問題。俗話說,軍事多了亂朝綱,這麼多軍事在一起,無論是駕馭還是統籌難度可想而知,中間因為意見不合,理念不同,弄出大矛盾,“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未可知!

  其三從馬小剛本人經驗的角度看,這是他第一次執春晚,不可能一下子搞得人人叫好。春晚和電影畢竟不一樣。任何一部電影與春晚比,小眾得多,也簡單得多。春晚是大餐,十幾億人都在看,都有自己的偏好,所謂眾口難調。馮小剛自己都意識到這是一個“燙手山芋”。

  其四是其對春晚節目分寸的把握上,既要滿足觀眾需求,做到好看,又要能夠通過審查,這是每年春晚最難把握也最讓導演頭痛的問題,馮小剛所謂創新與好看的理念能夠順利實施嗎?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對馮小剛導演的春晚雖報期待,但是謹慎樂觀,因為有些問題和障礙不是靠任何一個個人能解決的,也不是靠藝術本身的技巧能夠融通的,換任何一個人都是一樣。但是,馮小剛能夠執導春晚這件事本身所體現出來的不同尋常的意義,我認為比春晚成不成功本身更重要,更值得期待和嘉許,因為它體現的不僅僅是央視開門辦春晚這樣一種理念,而是體現出來的一種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的時代精神,這在中國面臨各種挑戰,面臨種種困境的背暗景下顯得尤為可貴。應當說這也是文化改革的一次精彩亮相和一個標志性的符號,它說明,改革路上,一切皆有可能!

    (注:本文轉載自“羅慶學--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