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王義桅:靠改革重塑中國比較優勢

2013年07月22日07:12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以前是西方國家急於將中國納入國際體系而塑造之,客觀上幫助中國融入全球化﹔現在是它們抬高新一波全球化門檻,排擠中國,避免中國最終以線性路徑趕超歐美的結局。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多年來,經濟總量不斷超越西方列強,甚至有趕超美國之勢。這讓西方不安。在他們看來,中國沒有如他們預期的被納入西方戰略軌道,反而通過“搭便車”方式成為“全球化的最大贏家”。

細究中國崛起的原因,除了體量龐大外,西方將矛頭指向中國所謂“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即所謂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滯后,賦予國有企業大量政府補貼,從而享有不公平競爭優勢。

時代不同了。以前是西方國家急於將中國納入國際體系而塑造之,客觀上幫助中國融入全球化﹔現在是它們抬高新一波全球化門檻,排擠中國,避免中國最終以線性路徑趕超歐美的結局。

比如,近年來,西方推行對華“后接觸政策”,希望借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跨大西洋貿易投資伙伴協定等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引領新一波全球化,將環境、社會成本納入,抵消中國的國際競爭優勢,倒逼中國改革。

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美國明顯擔心增加中國的比較優勢而縮小美國相對於中國的比較優勢,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懷有很強的戒心。至於歐盟,則更是以“對等接觸”口號,擺出一副吃虧模樣,不斷對“中國制造”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甚至威脅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逐步升級的高額懲罰性關稅。

從以上事實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中國已被國際社會公認為崛起大國﹔現在是重塑中國國際比較優勢的時候了。

中國一方面面臨國內經濟轉型的壓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不自信的西方。中國的比較優勢成為眾矢之的。在西方發達國家重新制訂新一波全球化規則、提升國際貿易與投資標准時,中國的國際競爭比較優勢能否持續,如何重塑?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課題。

山寨?搭車?摸著發達國家的石頭過河?顯然難以為繼。重塑中國的比較優勢,必須從全球化紅利不斷轉向改革紅利,通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能升級,佔據戰略新興產業制高點,增加國際規則、標准的制訂權和國內應對能力。

當下,即便歐美,也均緊鑼密鼓地實行內部變革,熱心於國家建設。因為他們清楚,未來競爭,是比拼內功。改革紅利關系各自未來國際比較競爭優勢。剛剛開啟的跨大西洋貿易投資伙伴協定談判除減免關稅外,還旨在通過減免非關稅壁壘、協調歐美資本主義模式以及再工業化等途徑,重塑歐美比較優勢。一旦美歐在產品技術標准上達成一致,將成為新的國際標准,進而影響到整個全球化規則制訂,對全球都將產生重要影響。這些新的規則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一道,將大大提升中國參與全球化的成本。中國將不得不再次面臨重塑的西方,能否通過將來的中日韓自貿協定或中歐、中美投資協定等化解之,考驗著中國的戰略智慧。

標准之爭,規則之爭,是下一波全球化中國與西方發達經濟體競爭的著力點。中國的比較優勢先靠體量,后靠體制,接下來靠體魄。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