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3日08:59|來源:紅網|字號:
摘要:不光如此,一些地方的城管部門,有時又給人極其狡猾的印象。比如一旦出事,領導就出面批評下級違規執法,說這是臨時工或協管員干的。 |
湖南臨武城管打死瓜農一事還未結束,19日在哈爾濱街頭賣西瓜的商販吳偉,又遭到城管執法人員痛打,頭破血流。不僅如此,記者就此事採訪城管局,該局局長首先對記者動手,其他工作人員見狀也跟著領導一起動手。(7月21日《人民日報》官微)
過去,輿論對城管的評價盡管不高,但絕沒有全盤否定它的意思。媒體總是強調,粗暴執法的只是少數人﹔人們總是相信,這些粗暴執法者一定是素質太差,違背領導意志動手打人的。現在,透過哈爾濱某區城管局局長帶頭對記者動手一事,我們對此前的“公允”似乎得重新審視了。原來,不光是蝦兵蟹將逞凶,就連城管局長也是此道高手,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城管也並非總是這麼逞凶。在武漢等地,城管又是眼神執法,又是鮮花執法,又是溫柔執法,又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與小販對跪,不久前甚至還進行了“臥底執法”。在弱勢的小攤販面前,他們甚至顯得有些“懦弱”。藉此人們對城管又多了些同情:他們也有他們的困境和尷尬,他們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只是,每每當這種對“偏見”的彌合稍有成效之際,便會冷不丁地蹦出幾起叫人義憤填膺的事情來。比如幾天前,城管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將無辜的平民活活打死。有此一惡,舉國城管隊伍的形象就將再次回到凶狠殘暴、充滿匪氣的固化思維之下。血淋漓的真相面前,城管的溫柔、無奈和善意,還有誰在乎,還有誰相信,還有誰同情?
不光如此,一些地方的城管部門,有時又給人極其狡猾的印象。比如一旦出事,領導就出面批評下級違規執法,說這是臨時工或協管員干的,將嚴肅處理,再就是向受傷者道歉,一副痛定思痛無限怨悔的模樣,可是一轉身還是繼續放縱臨時工、協管員作惡,沒有半點收斂。
前幾天,遼陽市就曾出現記者被城管打傷住院的事情,當地有關部門竟回應說,“記者系被絆倒”,聲稱城管只是去攙扶記者,反被記者訛上。您瞧,他們也真敢亂潑臟水!可是,但凡等事情鬧大了,他們可就是另一副嘴臉了:咧著嘴、低著頭、道著歉、許著願,一副溫順極了的樣子。
很多時候,權力真的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溫順,一旦缺乏監督,它就暴力、沖動、匪氣,動輒要打人、殺人,就如魯迅先生當年的概括:“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記者身系社會重托,掌握輿論公器,在採訪過程中尚且不能保全,可見一些地方城管部門的無法無天,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時下,一些城管部門負責人總是抱怨自己被妖魔化,殊不知真正妖魔化城管的不是輿論和媒體,而是他們自己。
文/李思輝
(責編:吳楊、鄒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