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華池閣:文明城市豈能靠撕毀文明爭創

2013年07月22日08:04來源:京華時報字號:

摘要:城管本身的形象和行為,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城管以暴力手段對待小販,即是撕毀文明。如此爭創文明,實質乃是與文明城市理念背道而馳。

城管在爭創文明城市方面,的確擔當著重任。但是,城管本身的形象和行為,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城管以暴力手段對待小販,即是撕毀文明。

那邊湖南臨武瓜農死亡、6名涉事城管剛被刑拘,這邊哈爾濱城管又將一賣西瓜小販打傷。城管與攤販之間屢出新聞,血腥事件也不鮮見。這一回耐人尋味的是,哈爾濱市道外區城管局長張慶有的一番說辭。

此人稱,“哈爾濱近期‘創城’(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馬上來臨,上級領導對我們執法工作標准的要求又非常的高,所以說,我們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這一說,倒也道出實情。其意或為希冀公眾理解故,理解上峰要求高、工作壓力大,他們工作又很辛苦、環境也很復雜。然而,這可以理解為城管打人的直接誘因,卻不是城管可以打人的正當理由。

要求高、壓力大,這只是一種工作邏輯,通過這種高要求、大壓力,層層往下傳導,促使提升工作質量和標准,這並沒有錯。

讓普通民眾來承受執法部門的工作壓力和要求,本身即是亂彈琴,是最應當警惕的,作為執法部門,心裡不能沒有這根弦。越是面對這種高要求、大壓力,越是要懂得不能逾越底線和紅線,必須做到文明執法、人性化執法。是以,任何以要求高、壓力大為自己開脫的,都是無稽之談。慣於這種傳導壓力、發泄情緒的,隻能說明他們不合格、不夠格。

爭創文明城市,是很多城市夢寐以求的事情。“文明城市”稱號作為一種文明價值導向,能促使地方以此為標杆而看齊,說明它的確能夠產生動力。但是,千萬不要忘了,“文明城市”前面有“文明”二字,文明才是城市的精神歸依和價值本質體現。任何以破壞、撕毀文明的方式,來爭創獲取文明的行為,本質都是不文明的。無論最后的城市面貌多麼榮光,人們猶記得這裡曾經發生過血腥暴力的事情,猶想起這是以暴力等不文明方式為代價的。

城管在爭創文明城市方面,的確擔當著重任。但是,城管本身的形象和行為,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城管以暴力手段對待小販,即是撕毀文明。如此爭創文明,實質乃是與文明城市理念背道而馳。而往深層次看,文明城市的精神實質和內涵,包含有人的涵養,生活的和諧。所謂市容市貌的整潔,僅僅只是外表上的風光。人無教養多暴戾,生計所迫苦求生,即使市容市貌美得令人心顫,恐怕這也不是民眾所需要的文明頭銜。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為了追求皮毛而丟了本原,舍了西瓜而求芝麻。爭創文明城市,若陷入此等泥淖,隻怕最后毀的是文明城市本身。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