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9日10:3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對於朝鮮戰爭留下的反思更多的集中在“沒有朝鮮戰爭,是不是就可以解放台灣了?”或者“朝鮮戰爭對於中國最大的遺產就是保留了台灣”這個同一性質但方向截然相反的問題上。 |
7月27日,中國、美國、朝鮮、韓國等國都在紀念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署60周年。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不少人對於用朝鮮戰爭還是抗美援朝的提法打起了嘴仗,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因為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概念和時間跨度有著重大區別。朝鮮戰爭包括朝鮮內戰(1950年6月25日爆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0年10月19日渡過鴨綠江)三個階段展開,而最后這個階段才與抗美援朝所對應。把兩者相提並論是混淆了概念。
當然,這只是個插曲。對於朝鮮戰爭留下的反思更多的集中在“沒有朝鮮戰爭,是不是就可以解放台灣了?”或者“朝鮮戰爭對於中國最大的遺產就是保留了台灣”這個同一性質但方向截然相反的問題上。
很多人贊成沒有朝鮮戰爭,就可以解放台灣這個論斷,最充足的理由是1950年6月舉行的七屆三中全會,全會公報中有這麼一句話:“在保証有足夠力量用於解放台灣、西藏,鞏固國防和鎮壓反革命的條件下,人民解放軍復員一部分,保存主力”。事實上,粟裕當時也在積極地做解放台灣的各項准備工作,他所領軍的三野正是謀劃渡海作戰的主力。然而十多天后,朝鮮戰爭就爆發了,徹底打亂了解放台灣的部署。
這是正確的。然而我們似乎忽略了從更廣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比如可以提這樣兩個問題,美國為什麼要介入朝鮮戰爭?如果解放軍進攻台灣,美國會不會介入?
對於此問題的回答必須回到東亞當時的狀態。在1949年春夏這段時間裡,中國大陸的形勢非常明顯,共產黨已經完全佔據了優勢,並開始爭取國際承認的腳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是,當解放軍佔領南京時,蘇聯大使館隨著“國民政府”南遷廣州,而美國使館堅持留在了南京,作為大使的司徒雷登希望與北京取得聯系。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北行計劃流產,司徒雷登本人也返回美國,美國國務院還在爭論到底誰丟掉了中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國對共產黨中國的態度仍然是猶豫的,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們對於與共產黨打交道的經驗,不少訪問延安的美國國務院官員曾認為,中國共產黨人更像是民族主義者,而非蘇聯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因此在1949年夏到1950年初這段時間內美國對華政策仍不明朗。
然而,1950年2月中蘇簽訂了同盟條約,徹底地堅定了美國強硬的對華政策,與此同時,麥卡錫主義在美國盛行,同情中共的美國國務院官員遭到排擠和審查。中蘇同盟確立了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擴,而朝鮮半島、台灣海峽,越南毫無疑問成了冷戰在東亞的前線。美國非常害怕社會主義陣營在三者之一任何一點的突破,而且當時在印支、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共產黨實力非常活躍,這勢必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美國在這一地區最重要的任務首先要穩住冷戰前沿,維持現狀,在此基礎上,尋找機會把共產主義勢力推回去。
(責編:鄒雅婷、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