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中國大飛機實現MBD技術應用:已達波音787水平【4】

2013年08月13日09:22|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走進一飛院,你會發現,在這個青年佔全院人數70%的集體裡,有很多關於青春與夢想的故事在激蕩。

  在某型號的創新中,這樣的“中國第一”還有很多,某型號全機靜力試驗就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難度和風險最高的一項全機地面驗証試驗。

  2012年夏天,機身通艙充壓限制載荷試驗正在某廠房進行。這模擬的是飛機可能遇到的最嚴重的工況——炸機。聶花拿他負責的氣密門來說,這道承受100多G載荷的門一旦爆破,不但后機身保不住,連廠房也保不住。

  31歲的王與,這個當年西工大的十大歌手,在舞台上從不怯場,但每次試驗都讓他“如蹦極般心跳加速”。在現場監控的人盯著屏幕常常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呼氣,那一格格的曲線曲率就會有異常。

  試驗逐步向67%載荷沖刺。“45%……加載到55%!”指揮話音剛落,“咕咚”一聲悶響,大伙心裡的平靜被打破,焦躁情緒蔓延,不祥預感升騰。“誰的數據有異常?”指揮問。“沒有異常!”各崗位報告。

  試驗繼續加載。“65%……”猛然間,一聲巨大的悶響震徹廠房!團隊的信心跌到谷底,現場陷入死寂,隻有放氣閥向外泄氣的噗噗聲。

 

  巨響為何產生?2所組織人,跟“偵探推理”似的逐幀看監控錄像找原因。前氣密頂板上泡沫碎屑的跳動引起了大伙的注意。經分析,原來是裝配時的誤差,無關結構問題。

  8月17日,又一次試驗,順利加載到67%載荷,大伙“虛驚一場”。伴隨著泄壓閥排氣的呼嘯聲,機艙內壓力卸去,大伙的壓力也一下泄了,王與“癱軟”在椅子上。

  王與說,強度所機身室一共37個人,有31人在30歲以下。正是這幫年輕人,用194天就完成了預計300天完成的任務。當初唐長紅要求強度所實現“3天一輪載荷、7天一輪強度的快速循環迭代”,被視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當年殲轟七飛機僅是做一輪強度校核就需半年;再進行結構減重,又得半年。可強度所開發出國內第一個強度分析自動化平台,讓“天方夜譚”最終成為現實。

  某型號總線系統負責人趙庫,這個曾經的一飛院最年輕工程師,率隊為某新型總線建立了中國第一套測試體系。在談判中,趙庫以充足論據迫使外方將要價降低一半以上,被評價為“不好對付的中國人”。他說,“前期我們跟國外學,中期形成自主能力,后期國外反而沒我們用得好,隻得跟我們買交換機,其已被國外多機型採用。”

  這是青春的勝利。

  這是一個讓世界驚詫的追夢之旅。

  按慣例,新機新研成品一般控制在25%左右,可某型號新研或改進成品達到90%以上,全部實現國產化。“人在沒有指望時是最強的,正所謂背水之戰。”回顧研制初期的坎坷,唐長紅說。

  “下一個目標是帶性能參數、可飛行的數字樣機。”李守澤說。原殲-10總指揮劉高倬在殲-10面世后曾說,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已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2012年,當得知某型號即將首飛,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說,“今后10年是中國與西方強國並駕齊驅的10年”。在一飛院這班年輕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航空人的特質,更看到了中國航空工業“黃金十年”的底氣。

  (根據保密要求,文中除林左鳴、李守澤、唐長紅、馮軍、劉高倬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責編:吳楊、牛寧)

分享到:

手槍,凶手,消音,仇殺,紹興人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