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24日08:16|來源:海外網|字號:
上述指責不可謂不嚴厲,而且也暗合當下“崇洋媚外”、“隻買貴的不選對的”等時弊,但令人意外的是,公眾的反饋卻並非牆倒眾人推的齊聲喝彩,在媒體和互聯網上,為星巴克說話的人頗為不少。
這次身陷“暴利門”,應該是星巴克進入中國后遭遇的第二次輿論危機,上次還是六年多前的2007年初,當時星巴克因為在故宮裡開店而遭受廣泛質疑,最后不得不搬出故宮。當時,為星巴克說話的中國人寥寥無幾,遠不如今天這般支持者眾。
有主見的民間輿論體現了公眾的成熟,他們並沒有因為被“價格歧視”而激發出對洋品牌的憤恨,而是選擇更相信市場經濟的常識,比如企業有自主制定價格的權力,決定價格的不止是成本,還有供需關系等。
客觀說,拿星巴克的價格與利潤來解釋暴利和價格歧視實在是有點選錯了對象,暴露出經濟常識的缺乏。在生活中可以作為反例者比比皆是,比如說星巴克在中國及亞太大區的利潤是32%,這個數字確實比在其他市場要高得多。但在中國市場卻並不罕見,如全聚德毛利就一度高達60%以上,海底撈比全聚德還高。高利潤率有可能象征著暴利,但還有可能印証一家企業的優秀。況且,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中高端餐飲業平均利潤率本身就在20%至30%左右,國外是10%。
(責編:張婷)
星巴克,傳播學,暴利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