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 07:16:45|來源:中國台灣網|字號:
過度依賴大陸是一種錯誤認知
台灣島內近來出現的一股質疑台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完全是一種誤導,是一種錯誤認知,缺乏實事求是的態度與科學分析的依據。
一般認為,所謂台灣經濟對大陸依賴,主要是指兩岸貿易的依存度,包括貿易總額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與進口依存度,其中以出口依存度即台灣對大陸出口額所佔台灣出口總額的比重最為重要,也常被使用。以2013年兩岸貿易為例,據台灣海關部門統計,2013年兩岸貿易額為1194.6億美元,佔台灣貿易總額5567.3億美元的21.5%,按此計算,台灣對兩岸貿易的依存度隻有20%多,並非台灣媒體、學者甚至有關部門聲稱的40%。其中,台灣對大陸出口770.1億美元,佔台灣出口總額2872.6億美元的26.8%﹔台灣從大陸進口424.6億美元,佔台灣進口總額2694.6億美元的15.8%。從此也可得出結論,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隻有26.8%,而不是40%。
為何會有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達40%的概念與說法?關鍵就在於台灣財經主管部門在統計出口數據時,把台灣對香港的出口也計算在內,按照這一統計口徑,台灣對香港與大陸的出口比重之和約等於40%。但是,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框架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均為單獨關稅經濟體,香港與澳門回歸后也沒有改變其作為單獨關稅經濟體的地位。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機構的統計中,對香港、澳門均作為單獨關稅區進行統計。台灣財經主管部門盡管有專門的港台貿易往來統計數據,但在兩岸貿易統計上卻始終將香港單獨關稅區計算在大陸市場之內,有時用括弧說明,有時卻不作說明,使用“大陸”概念,直接擴大了台灣對大陸出口的依賴度。一些媒體、學者,甚至主管部門官員對此情況不甚了解,也經常使用這一統計數字,才有所謂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達40%的說法。
就台灣對大陸單一市場的出口比重而言,26.8%的佔比並不算高,與2013年韓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26.1%相差不大。事實上,中國大陸已是亞太地區多個經濟體的最大出口市場,台灣也不例外。可是,其他經濟體並沒有出現台灣島內普遍認為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現象。
在經濟學理論上,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高,不隻表明台灣對大陸市場依存高,更表明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有競爭力,大陸對台灣開放市場程度高、限制少。也就是說,如果大陸對台灣產品開放有限、管制多,或者台灣產品不具備競爭力,就不會有更多台灣產品出口大陸,台灣產品就不會在大陸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與依存度。台灣島內出現台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與主張,完全是政治思維的結果。
上世紀80年代,台灣對美國出口的比重一度達48%,較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最高時的28%高出20個百分點,台灣為何不擔心台灣經濟對美國的過度依賴?為何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今天,台灣島內一些人擔心台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就是促進各經濟體之間更緊密的經貿聯系,尤其是建立各類FTA,就是消除各種貿易障礙,提升經濟相互依存。全球皆是如此。歐盟內部的比重很高。北美自由貿易區內,加拿大、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依存度更高,但卻從來沒有認會這種依存度的增加,會損害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政治安全,反而是不斷提高對美國的出口,賺取貿易順差。ECFA簽署后,大陸出於“兩岸一家親”,不斷對台灣同胞讓利,擴大對台灣產品開放市場,必然會增加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在這種背景下,台灣社會還鼓吹所謂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公允地講,這是近年來台灣對大陸“隻拿不給”、“隻經不政”社會思潮的反映。當然,這也是“台獨”分裂勢力擔心兩岸經濟融合程度的加深會引導台灣民意繼續向有利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向轉化,喪失“台獨”資源的深層次反映。由此可見,台灣一方面希望大陸繼續“讓利”,給予台灣產品開放更大的市場﹔一方面又擔心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主張要分散市場。這種矛盾的思維,反映了台灣在經濟上的自私心理與政治上對大陸的排拒心理。這種矛盾的心理困擾台灣,制約兩岸經濟合作,制約台灣經濟發展。因此,台灣應走出狹隘的思維,以更寬闊的胸懷,以更務實的心態,看待兩岸經濟關系。
大陸,台灣經濟,經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