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09:42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这样的看法,并非个别人的意见,甚至有些专家也同样持有这种观点。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厘清思想认识,否则就很难确立对日开展长期斗争的坚定信念。 |
倘若提及中日关系的现实状况,似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冷对抗”。
这种“冷对抗”尽管是相对于使用武力的“热对抗”而言,彼此也并没有走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两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人文交流,可以说全面趋冷,而双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维权博弈,更是形成了常态化。
中日两国发生的“冷对抗”,直接诱因当然是钓鱼岛争端,但也决不仅限于此。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膨胀,在历史问题上的翻案企图,挑战“和平宪法”的危险动向,以及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离间举动等,这些都成为中日关系的“冷凝剂”,促使两国间的“冷对抗”不断加剧。
在中日间持续数月的斗争中,有些国人似乎产生了疲劳感,也流露出一些糊涂认识。在他们看来,中日两个大国为了一个小岛,犯不着把国家关系搞得如此紧张,双方除了领土争端,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需要顾及中日交恶对整个地区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看法,并非个别人的意见,甚至有些专家也同样持有这种观点。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厘清思想认识,否则就很难确立对日开展长期斗争的坚定信念。
对于钓鱼岛争端,不管某些国人怎样看,日本民众却是将其视为重若千钧的大问题。这里既涉及到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乎到国家的尊严,中国将其视为“核心利益”决不为过。围绕钓鱼岛争端,已经形成了中日两国国家意志和民众诉求的较量,体现了双方国家层面的斗争,甚至成为双方外交博弈的焦点。
面对这样的情势,日本不会退让,中国也决不妥协,双方唯一的回旋余地,就在于彼此承认争议,以此为基础寻求解决办法。然而,这条最后的通道已经被日方堵死,双方对话失去了前提条件,中国除了坚决维权并保持事实上的争议局面,在和平解决争端方面不会再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