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许一力:中国需要“可控的金融危机”?

2013年06月24日16:17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这是实体经济的问题,我们认为也是中央此次强行整顿的初衷。

我们想央行这么做首先针对的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症结:大量的资源错配至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项目,大量错配至低效率的部门,以至于许多企业已无法产生足够覆盖利息的资产回报率,这些僵尸型企业难以灭亡,并占据大量信用资源而得以存活,导致生产率显著衰退。

这不是无中生有。此前一直有声音在质疑本届政府的决心——认为新一任政府以弱改革的方式来维持经济的低位回暖,而对于传统过剩行业以及其背后的债务风险,很难真正的以雷霆手段击破。这种预期就为市场行为造成了铺垫。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表明要直面过剩产能和经济下滑的风险。然而地方政府和银行都拒绝让陷入困境的企业破产,这些过剩的产能仍逆势开工。不开工,现金流就会断,存量债务可能就无法存续——这成为了银行和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于是,为了维系存量债务存续,资金仍往死去的部分输送,以至于低效经济大量占据了要素,人工、资金、原料很大程度处于被无效消耗状态,这种消耗使得要素价格呈现虚假的“紧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上半年CPI的坚挺和PPI的连续走低。

上半年国内的情况就是,地方政府的续命,使得企业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得以延续,进而导致CPI上行,而这些企业本身的市场认同度低、供过于求难以改善,于是进一步导致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的连续走低。

可见这组数据的背离,本质上来说,是地方政府强行输血过剩行业以稳定账目安全的需求,和国内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的一种反差。诚然,这种做法不会在地方引发更大规模的债务、坏账和失业风险,然而,对于中国整体来说,却并不利于经济的低位企稳,实体经济创造收入的能力实际上已经正在快速衰竭,并且错配的资源很可能使中国错失再度崛起与转型期的良机。这是中央所无法接受的。

这是实体经济的问题,我们认为也是中央此次强行整顿的初衷。

金融市场的问题也很大,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在08年之后,通过大大小小的融资平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呈现了大跃进的局面。2010年,贷款风险被警示后,各大银行通过理财计划和买入返售持有了信托权益等资产,大量同业资金投入非标准化资产。

有不少银行超出监管部门限定比例,将资金融入信托行业。中国利率存在双轨制,也就是说,民间借贷利率明显高于银行本身的利息水平。这种利差的存在过去成为热钱投资的重点,同时在热钱中很大程度上就有商业银行自身参与的痕迹。通过各种途径办法将信贷业务包装后投入高利率市场已经成为常态化。这么看来,央行这次收紧,同样可以理解为是对这些银行的“敲打”,逼迫他们尽快将表外融资回表,降杠杆,去风险。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一次央行人为把控的金融危机开始紧锣密鼓的上演。2月末,央行开始拒绝释放流动性,并且持续以定量的手段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后次贷危机时代的首轮紧缩周期。其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问题,将这种整顿的思路逐渐公开化。6月20日,这种紧缩趋势进入高潮并且演变为我们当前所看到的“危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所谓的可控金融危机,实际上可以看做是监管层逼迫各大银行将从资金空转和不良产能中释放出来,一方面投向实体经济中潜在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也以敲边鼓的形式,将银行业违规操作的风险提前暴露和强行平抑。以此来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资本错配和违规风险问题。

这么做是否存在风险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最近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就被曝出现资金违约,这成为了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出借方四大行之一,如果中行违约,严重性将远远超过此前传闻的光大银行违约。紧随其后相关网站迅速辟谣道歉,很明显可以看出中央维稳的意思。资本市场就惨了,在这场传闻中显然嗅到的更多的是真实的风向——节后的7个交易日,沪指最深跌幅超过7%成为了本次危机风险的最真实的体现。

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很大,但同时又完全掌握在央行的手中,其实降准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是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不破不立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形容,中国不再需要四平八稳甚至是带有包袱的伪增长。也恰恰是基于这个前提,新一届政府通过一次强硬的手段展现决心,通过一次银行业意料之外的强硬态度,中央也许是要传递一个新的思路——银行业乃至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盛夏已过,以往央行投放资金,平抑利率、拯救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商业银行从现在开始,在续命不良资产和忍痛寻找新增长点中不再拥有两全的处境,而同样的处境,也通过银行这一顶端很快的传导至整个经济领域——凛冬将至之前做出抉择,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注:本文转载自“许一力-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