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08:44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就影片制作而言,中国逆袭好莱坞已有实实在在的案例,如近期上映的《云图》《敢死队2》《钢铁侠3》都有相当比例的中国资金。 |
拍摄不接地气的好电影,依然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掌握起来要比接地气更难。这点若做不好,即便买下所有好莱坞大厂,你只能做到资本的逆袭,只能继续拍好莱坞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热烈讨论的中国逆袭好莱坞现象,其实在过去一年内早有蛛丝马迹:万达收购美国院线AMC,小马奔腾收购数字王国……中国财主一批批掠过好莱坞,寻找着值得获取的资产。据业内人士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资金或许会收购好莱坞六大片厂之一,如同当年日本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当然,是全资还是参股性质不同,而收购以后是否像当年索尼那样补交大笔学费,也不得而知。
就影片制作而言,中国逆袭好莱坞已有实实在在的案例,如近期上映的《云图》《敢死队2》《钢铁侠3》都有相当比例的中国资金。中国明星在这些影片中打酱油,被广泛解读为好莱坞为中国市场打造特供版。实际上,这更像是中国资金试图通过中国脸蛋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与进攻。
中国资本直接投资好莱坞电影,这是一个新现象。但对于这个现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响。有人说,中国资金不投中国电影,反去投美国电影,那是资金的流失,应该制止;反过来,你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投资人敢为人先,深入虎穴,从源头上直接切入,建立敌后根据地。这比介入产业链后端更为重要,毕竟是从前期参与融资——也就是俗话说的当老板、当股东。
电影的国籍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一部中国资金拍成的美国电影,算是中国片还是美国片?反过来看,美国人拍的《功夫熊猫》和《花木兰》无意中宣传了中国文化,但大钱是他们赚的,我们除了羡慕嫉妒恨还应如何应对?理论上,中国影人拍了中国故事,并在全球大卖,那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设想。但那是长远目标,就目前而言,怎样在中国市场上国产片屡屡打败进口大片,是扎扎实实的第一步。
从这第一步到终极目标,中间会有漫长的过程,也会出现很多弯路。合拍是长期以来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种途径。但合拍有具体规定,比如中国演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等等。前些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圆满成绩,相当程度上靠《功夫梦》等少数影片被归类为合拍片,即海外的票房(往往也是外方的收入)算做我们的成绩(美国也用这种略带虚荣的方式来计算它们的海外票房)。假设我们放《钢铁侠3》一马,视之为真合拍而不是伪合拍,那么,中国电影的海外成绩又是一派红火。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会计的计算方式有时会让相同的成绩变得无限风光或无比惨淡。
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去,或许应该先从亚洲市场打开缺口。电影具有文化属性,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之间,传播起来损失的折扣会比较少。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彻底站稳脚跟后,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日韩东南亚的市场,而秘诀很可能是一种泛亚洲的影片。这跟好莱坞打遍全球是同一个套路,即不是靠接“地”气,而是某种形式的接“天”气。拍摄不接地气的好电影,依然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掌握起来要比接地气更难。这点若做不好,即便买下所有好莱坞大厂,你只能做到资本的逆袭,只能继续拍好莱坞电影。(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