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柴静:黄渤为何对《泰囧》票房感到不好意思【3】

2013年07月03日07:18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你后来发现就我们平时想的叫观察生活,观察有用,但是真正有用我认为是进入生活,其实现在有别的生活就在你眼前,你干吗不感受呢?

【采访】黄渤

柴静:你那个照片是你之前就一直揣在身边的,还是临时为了那个戏?

黄渤:没有啊,我天天演出外面要挂海报啊。

柴静:你还有海报?

黄渤:当然了,那么大腕。

柴静:什么样啊?

黄渤:有各种穿一身什么漆皮啊,或者说是一个什么金光闪闪的。

柴静:你也不问问人家要的是什么角色?

黄渤:哪问那个,我觉得那个自己照的还挺好的,经过一些柔化,你知道吧。

【解说】导演要的角色是一个到北京开小巴车的农村小伙子,看过了黄渤的海报说:这孩子长得太帅,不太适合。高虎听完后立刻发誓黄渤绝对没有照片上那么帅。就这样,黄渤开始了自己的处女作《上车,走吧》。这部电影一共只拍摄了十几天,第一次做演员的黄渤经常演着演着就自己喊停,所有部门只好停下手头工作。导演教育他,只有我能喊停,知道么?他说觉得刚才演得不好,得重来。这种表演毫无经验可言,但其中也有某种不受束缚的自由。

【采访】黄渤

柴静:就演到哪个点上的时候,他觉得行呢?

黄渤:突然有一天拍那个光可能有点不行了在车里面,说光不行了,导演说,不管不管接着拍,人家看的是表演,表演的生动,那个光没事这点瑕疵能允许。表演的生动?说我呢,知道了。其实它给了你一个挺正确的表演观念跟表演审美,一开始你觉得生气是不是得那样,这样才叫生气啊?或者说是要感动是要怎么回事,就不懂嘛。后来就简简单单一开始先别演不会演就做自己就行,就慢慢慢慢找到一些知道这样好那样好。

【解说】拍摄完之后,《上车,走吧》迅速获得了众多提名,在当年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几个月之前还在西安的小旅馆打地铺的黄渤,现在借了件西装,要和巩俐、周星驰众多明星一起走红地毯了。

【采访】黄渤

黄渤:走红地毯也挺逗的,刚一上去没走两步雷鸣般的掌声尖叫声,那时候觉得成了,这一次事绝对成了。但怎么看怎么看大家眼眼神都有点斜啊一看,再马上一回头一看宁静在我背后两米,鼓掌赶快低着头过去了。

柴静:那你有没有点悲喜交加的感觉?悲是说歌星梦可能就没了?

黄渤:没有,坐在那个场子里面的时候,管虎说我怎么觉得你坐在这里面特像个笑话?说你这完全应该完全坐上面观众席的。我说我觉得也是,有点讽刺,你说前面努力努了好多年唱歌狗屁不是,这怎么就演了十来天怎么到这里面来了啊?

【解说】很快,黄渤接演了电视剧《黑洞》,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演的并不好,批评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2002年,他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专业,在两年的专业学习里,黄渤没有接上任何戏,就靠和同学们录手机彩铃赚钱。

【采访】黄渤

黄渤:就最早的那个各种节日祝福的,什么我祝您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星高照、四喜发财类似这样的。什么你拨叫的机主已奔向火星,请听到嘀的一声后留言,你听过这些吗?

【解说】毕业之后,黄渤成为一名配音演员,活跃在北京各大配音间,一直到2005年出演《疯狂的石头》中的“黑皮”。黄渤说,当时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他琢磨了很久,不像第一次演戏那么努着了。

【采访】黄渤

黄渤:真正找到它的脉络了,我演民工,不用非得大大咧咧,我非得这样那样,我觉得我是他了,我翘着兰花指演也都没有问题,因为我已经(觉得),这个角色已经长在我身上了就没问题了 Ok你找到了,剩下的就是玩儿了。

柴静:玩是一个什么状态?

黄渤:就是你在这里面游戏,你在享受它,它已经不折磨你了。

【影像】《疯狂的赛车》、《斗牛》镜头

【影像】台湾金马奖 影帝

【解说】2009年,黄渤凭借在影片《斗牛》中的出色演出夺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那是他刚出道时的导演管虎的作品。

Part4. 表演的反思

【解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在看过《斗牛》之后,称赞黄渤是“中国的卓别林”,也有人说,在葛优统治了中国人笑神经10年之后,黄渤让观众们见识到了另一种幽默。

在今年年初,他参演的周星驰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上映。周星驰在宣传西游时说,“黄渤是喜剧的王中王,是他把我的演艺生命给终结了。”

在盛誉之下,黄渤总是会有一些不安。在去年,他参演《厨子戏子痞子》,零片酬出演,并担任联合出品人,导演还是与他多次合作的管虎,管虎之前一直拍文艺片,虽然凭借《斗牛》摘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但是一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这次,管虎说“这回就是奔着票房去,我试一试”,《厨子戏子痞子》上映几十天票房突破1.8亿元,但黄渤说他自己心里有一种警觉。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