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解放日报:定规矩才能罚得心服口服

2013年07月15日12:51来源:解放日报字号:

摘要:“自由裁量权是把双刃剑,它能实现正义,也极易伤害正义,灵活的权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执法者必须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既不能用它去办人情案、关系案,也不能像中药店的郎中抓药全凭感觉估计。

小贩丁某在徐家汇的人行天桥摆摊卖沙滩裤,被城管抓了个正着,不仅暂扣了全部货物,还被罚了500元。和他一起批发货物的蔡某,在正大广场摆摊卖同样的沙滩裤,却只罚了100元。

丁某不服气,要求城管队长解释。对方翻出《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占用道路、人行天桥等设摊经营,可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对他们的处罚都在法定范围内。可丁某还是觉得,城管偏向蔡某。

让丁某产生猜疑的,正是法律赋予行政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随意性大,畸轻畸重甚至显失公正的情况屡有发生。

如何把握好行政裁量权中的尺度,使其不再成为随意拉扯的“橡皮筋”?

凭经验,处罚弹性空间大

张女士两次超速开车,遭遇截然不同。

头一次被口头警告。“拦下我的交警看了我的驾照,又看看我,我赶紧解释说有急事没注意,希望原谅。 ”交警说,“这次算了,以后开车速度要慢点。走吧! ”

可另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那天赶时间,我车速开到150码,被警察逮到,无论怎么求情,他就是一副冷面孔,最后递上一张200元的罚单。 ”

犯同样的错,为何处罚不一样?这让很多当事人觉得不公平:罚多罚少随意性大,自己肯定是“吃亏”的一方。

执法者也有困惑。市工商局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没有规范标准前,一般都凭借经验来行使处罚权。有次执法发现一家饮食店无证经营,开罚单时,店主像个火药桶,指着他的鼻子骂。 “我被喷了一脸口水,手下的笔不由自主地将罚款数额加了一些。 ”他承认,如果被罚者态度好,自己会通融一些。遇到难搞的对象,也就丝毫不留情了。

裁量权因人而异,也因地区而异。由于各区县自行制定裁量标准,同一违法行为所受处罚幅度在各地也不同。 “同样是乱倒垃圾,在青浦罚 1000元,到了浦东就变成了2000元,违法者甚至能画出一幅各区县罚款数额曲线图。 ”

为了避免被当事人投诉,有些执法者干脆不开罚单,还有的一律按上限罚。而被罚者却感到不公:“为何要罚我最高额度的款? ”

市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说,由于自由裁量空间大,许多当事人碰到处罚,几乎都会想到托熟人说情,希望能少罚些。而个别执法人员也把自由裁量权当成“自留地”,随意处罚、重过轻罚等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执法部门的罚额正当,由于处罚金额不同,大家也会觉得不公平。

  定规矩,罚得心服口服

“自由裁量权是把双刃剑,它能实现正义,也极易伤害正义,灵活的权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市法制办法制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认为,执法者必须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既不能用它去办人情案、关系案,也不能像中药店的郎中抓药全凭感觉估计。

目前,本市有处罚权的执法部门中已有10余家探索建立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比如,市水务局对执法实际中常见的12项水务违法行为,采取划分阶次的方式,制定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就是将最主要的、对违法行为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作为依据,对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进行划分,设定相应行政处罚方式和幅度。 ”市水务局执法总队总队长丁曜说。

市水务局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薛重嘉举了个例子,一些小作坊为节约用水成本,让施工队打深井盗用地下水。而盗用地下水以前都是以“偷水量”作为处罚依据。“但是违法者到底偷了多少水,这很难取证。 ”薛重嘉说,大部分作坊不装水表。当事人暗自比较,明明对方盗用的水比自己多,为何罚得比自己少?为了用好这个裁量权,执法总队将参照因素作了变化——不看“偷水量”,而是看“井深”。 “井打得越深,说明对地下沉降的影响越大。而且,取证也非常方便。 ”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