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1日10:51|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字号:
摘要:我们这个时代可悲的不仅是缺少鲁迅,而是连欣赏鲁迅的人都少了,那些想以各种借口把鲁迅从人们脑海中清除出去的大有人在。 |
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尤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而教学效率却低下,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缺少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
所谓思辨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质疑精神、逻辑推理精神、独立思考等,所有这些从近现代作家来看,唯独鲁迅的文章不仅具备而且充满思辨精神。与其他同时期乃至以后的作家相比,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剖析的角度等,鲁迅的文章很少人可以企及。
一方面是学生能力的奇缺,一方面是可以提供的范文奇缺,这两个奇缺烘托出鲁迅文章在中小学教材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因此,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不该减少鲁迅的文章,反而应该增加。
不喜欢鲁迅的人从来没断过。而且,当下社会浮躁,功利性强的俗人多多,不喜欢读鲁迅也不足为奇。
不喜欢鲁迅的诸观点中,代表性观点之一是初中生的阅读不宜过于深刻,他们主张与其让孩子早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受宫崎峻、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此类观点的荒谬在于:鲁迅作品不影响也不排斥读其他类作品,正如我在微博所说,以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恶俗!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最可怕的是,此类观点很容易误导教材编者和决策者,使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数量减少或无足轻重。
![]() |
(责编:张婷)
鲁迅,鲁迅文章,语文教材,鲁迅的文章,语文教学,思辨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