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马航事件阴谋论靠谱吗?【3】

2014年03月27日16:46|来源:海外网|字号:

四. 如此模式化且有漏洞的阴谋论,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仍愿相信

和通常认识不同,面对不熟悉的领域的阴谋论,即便理性的人也会相信

在《纽约时报》刊登的《为什么理性的人会相信阴谋论?》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阴谋论的参与者并不仅限于社会边缘人士。那些绘声绘色的叙述表明其作者具有神智健全的头脑和强大的叙事能力,甚至某些最荒诞的阴谋论也可能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都加剧了阴谋论的危害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根据费尔里 狄金生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有63%的美国登记选民至少相信一个政治阴谋论。

2010年,斯瓦米与共同作者在科学期刊《心理学家》(The Psychologist)上对该类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们发现,阴谋论的信徒更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在政治层面持愤世嫉俗态度的人,而理性思维则并非唯一的决定要素。

部分人相信阴谋论的原因则是无法接受不确定性和控制感缺失

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指出,我们出于本能会过高地估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低估了偶然性的作用。自认为我们知道不少东西,这本身就是愚蠢的。有一个“极其令人厌恶的字眼”,他写道,“应该在我们讨论重要事项时,从词汇表中删除”,那就是“知道”。

海德和希梅尔研究中所使用的几何图形

海德和希梅尔研究中所使用的几何图形

但能达到卡尼曼这种觉悟的人并不多,心理学家海德和希梅尔(Heider & Simmel)曾经让一群大学生观看由一组抽象几何图形移动的视频,然后让这些实验参与者报告他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在全部34名实验参与者中,只有一位用几何术语来描述看到了什么;而其余33位参与者都把抽象几何图形的移动描述为有生命的生物的活动,其中大多数描述为人类的活动。而海德和希梅尔得出结论,认为以与既有观点一致的观点认识世界以及对环境产生控制力是人的本性。

实际上人的本性可能就有难以忍受模糊性的成分,有赋予未知事物确切解释的冲动。当我们置身在一个未知的情境中,我们将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它,这会令我们感到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我们会按照我们的经验、预期和直觉赋予其解释,将它纳入到我们可预测和可控制的范围中。而很多研究也表明了阴谋论的信念和无力感、不确定性和缺乏控制感相关。这种认知偏差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通过为复杂的事件提供简单的解释来重塑可控制感和可预测感,即便这种简单的解释就是“阴谋论”。

马航失联的阴谋论能够如此广泛的传播,也部分源自与此。这次前所未有的失联事故超出很多普通人的接受范围。有些人会从自己的经验范围拼凑线索,来赋予MH370失联以“合理”的解释。而一旦这样的解释发布来,必然得到迅速的传播。因为看起来合理的解释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缺失的不安。对许多人来说,相比于他们面对困难重重的一无所知和凶手无处可寻的失控感觉。他们“知道”飞机被美国人劫持到秘密基地,或者是马来西亚政府刻意隐瞒了真相操纵一切,这样的感觉更好。心理学家斯瓦米曾这样描述这种感觉:如果你掌握着其他人不知道的真相,你将可以借此重申对政府机构的观感,自己挖掘真相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即使这类“研究”并非无懈可击,也不会影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美好感觉。

(责编:于川、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阴谋论 越南沿海 大国博弈 阴谋论者 空难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繁华闹市办钢管舞大赛 现场斗美万众瞩目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