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旅游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洪希伯:难忘的甲午战争,被遗忘的甲午陆战【11】

2014-07-25 08:21: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洪希伯:难忘的甲午战争,被遗忘的甲午陆战

清军进入辽东战场进行防御作战,这支粮弹不济、士气低落的军队却要对付一支新胜之敌

这些炮台的守军还是清政府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因为战事紧张而被抽调至朝鲜战场,结果消耗殆尽。14700人镇守如此之广阔的旅顺战区,其中仅有守卫海岸炮台的亲庆军中有6营3000多老营军队,其余11000人,包括陆路炮台与8000机动兵力,几乎全是新募兵。在没有基础教育普及可言的清代,竟然让一群新募兵去操作当时的高技术装备——火炮,结果如何,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粮草依然是问题,增援部队的到达,让军粮只够支持十天。为了争夺军粮,各部队甚至大打出手。此外旅顺守军分属7个系统,群龙无首、指挥混乱。守军为了稳定军心而公推姜桂题(桂军统帅,资历较深)作为各军总统。姜桂题是一名勇将,只是他目不识丁,又如何统御筹划复杂的近代化防守作战?

战斗的过程已无须笔者赘述。城破后,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结语

甲午战争虽然是全面战争,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无论是依赖进口武器的清政府还是仅仅实现半工业化的日本,都没有彻底将手中的武器装备消耗殆尽,也没有把战争拖到要动员国民来补充前线士兵的地步。

在甲午战争以前,不乏有识之士看出那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已经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0年。而对于陆战,中外人士都认为虽然清政府陆军并不强大,但终究可以凭借人数优势获胜。

只是这种方法太过想当然——即使在近半个世纪后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也不具备有效的国防动员能力,补充兵员还要靠拉壮丁……以甲午战争的史实看,清政府无法有效运用庞大的人力资源,只会把未经任何训练不会使用近代化枪炮的新兵投入战场,让国人的忠诚与热血在日本的近代化战争机器面前白白消耗。

在甲午战争中妄谈中国的人力优势,就好比现代人穿越到民国,告诉民国政府大庆有储量巨大的油田——他们有能力开采大庆油田,以脱掉贫油国的帽子么?

甲午战争可以被视为当下中日矛盾之肇始,现代化对人力资源的“挖掘”而非人的数量,是角力的关键。“落后就要挨打”,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教训。

同时,西方人却将对现代化的崇拜推向了极端。长时间以来,被西方人把持的舆论认为,在旅顺大肆屠杀的日本比中国更加“文明”。因为在他们眼里,国际社会通行的准则就是“能打,才算文明”。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甲午战争 清军 陆战 卫汝贵 速射武器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云南篇 (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创新|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