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旅游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洪希伯:难忘的甲午战争,被遗忘的甲午陆战【5】

2014-07-25 08:21: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洪希伯:难忘的甲午战争,被遗忘的甲午陆战

19世纪80年代的淮军军官,他们大多行伍出身,或者因私人关系进入部队顶缺,完全没有近代化军校训练

同古代将领一样,从行军、宿营到作战计划,所有的事务都要由统兵大将一人处理。少许私人雇佣的幕僚、师爷虽然可以出谋划策,但这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书生,未必有多少行政管理能力。

在甲午战争中,尚未与日军接战,奉军将领左宝贵已经累到中风,半边身体麻木无法行动。而拖垮他的奉军,实际规模还不足万人。

清军沿用的是明代戚家军编制,最大建制单位为500人的‘营’,指挥万人大军的统领则要手忙脚乱地直接指挥二十多个这样的小单位。完全没有层级分明的近代化司令部。至于近代化的后勤供应、医疗卫生,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明代戚家军是中国历史上军事近代化的第二次尝试。但是用半途夭折的尝试结果,来对阵西方系统的近代化成就,不啻于以卵击石。

后勤

在甲午战争中,侵入朝鲜的日军部队完全不必担心后勤——按照近代陆军规制,日军沿途设立兵站,派专门的后勤部队负责,无论是后送伤员还是补充兵员都能畅行无阻,弹药物资的补给源源不断。

但对于清军而言,后勤是个可怕的问题。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甲午战争 清军 陆战 卫汝贵 速射武器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云南篇 (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创新|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