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旅游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7-25 08:21: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日本大河剧《坂上之云》中对甲午陆战描写,日军已是近代形象,清军却是近代武器与古代形象的糅杂,但是实际上清军的形象比日本电视剧所展现的还要不堪
日军机动兵力编为7个野战师团,兵力123047人,日军战时兵团称为‘军’,通常由两个野战师团为主组成,总兵力3万人以上。甲午战争中几乎全部投入中国战场作战。这些采用近代编制,使用德式操典的部队,不久就成为亚洲最精锐的地面力量。
此时的清军也受到近代化的影响。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八旗、绿营的彻底废弛,背负着沉重军费包袱的清政府越来越依仗由汉族大臣在原籍编练、由地方财政供养的勇营,比如湘军、淮军。
勇营不属于国家编制,实际上就是民兵。虽然装备了近代化武器——比如后拉枪机的毛瑟步枪和后装行营炮,但他们还穿着号衣,高举着古代的燕尾帜,按照500人为一“营”的传统军制作战。勇营混杂着近代装备与中古形象,没有名分,粮饷来自地方税捐自筹,但由于他们能做到“令行禁止”,反而“矮子拔高个”,成了清政府地面武装力量里最善战的。在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争后的甲午战争中,勇营以民兵的待遇担负起了国防军的重任。
太平军、捻军等反政府武装被剿灭后,勇营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为清政府中央财政几乎不会为这些部队掏一两银子,地方财政也不愿花大价钱养这几十万人。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一系的清军主力裁得只剩53281人,几乎就是清政府所有陆军精锐的总数,这些部队半数还要防守北洋各炮台。泱泱大清,真正的机动兵力不过2.5万人。
![]() | ![]() |
甲午战争 清军 陆战 卫汝贵 速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