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天行健:日本是如何發動珍珠港偷襲戰的?【2】

2013年06月05日09:18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后,希特勒在國會說:“德國在亞洲的盟友正給予行為不當的美國重重的一擊”,並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意大利王國的墨索裡尼也跟進。

4

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國內一直流行一種以本土安全為主的“孤立主義”情緒,他們認為,美國地理條件優越,得天獨厚,不應干預美洲大陸以外的事務,歐洲戰事與美國無關﹔尤其一戰后,美國被排擠在外,使得所有美國人對國際事務不感冒。他們隻關心經濟復興、就業,隻關心中午是否有肉吃、晚上是否有妞泡。

隻有少數有遠見的政治家和軍人支持美國參加戰爭,1937年10月5日,羅斯福在芝加哥城發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說,指出侵略戰爭傳播到世界各地,沒有人能想象美國可以幸免,他呼吁“愛好和平的國家必須共同努力,起來制止目前那些破壞條約,不顧人類天性制造國際混亂的國家,僅僅依靠孤立和中立是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

但美國民眾不管這些,不聽﹔並且國內的孤立主義者對羅斯福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大罵他是“戰爭販子”,反對黨更斷言羅斯福是企圖挑起戰爭以轉移其在國內問題的錯誤做法,甚至有議員威脅彈劾總統,有人還發動主題為“使美國置身於戰爭之外”的簽名活動,征集到2500萬人的簽名之請願運動。

5

日軍偷襲珍珠港戰斗編隊一路安全前行,至1941年12月7日凌晨,從六艘航空母艦起飛的第一攻擊波183架飛機,穿雲破霧,扑向珍珠港,7時53分,第一波指揮官向指揮部發回“虎、虎、虎”信號,表示奇襲成功。此后,第二攻擊波的168架飛機再次發動攻擊。

此時的夏威夷,正處於星期天太陽未升起的早晨,島上隻有少數人起來,大部分士兵都還處於休息狀態。在奧帕納雷達站中的兩位二等兵於6點45分在屏幕上發現有不明物體靠近歐胡島(實際上是南雲的偵察機),卻沒有上報。不久,屏幕顯示北方有一大群飛機接近后,他們趕緊聯絡防空中心說有不明物體靠近基地(但沒有提及規模),值班的泰勒中尉回報他們應該是看到自“希甘姆”機場的巡邏隊,或是從美國本土加州來的B-17轟炸機,於是迎戰之機一再喪失。

日軍開始攻擊,這時美軍還處於驚愕狀態,幾乎沒有什麼反擊能力。此次空襲,共持續近2個小時,美國共被摧毀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飛機被摧毀188架,受損155架﹔美軍共2403人死亡,受傷1178人。

日本以微小的損失,共損失29架軍機(其中有14架俯沖轟炸機和6架戰斗機是在第二波攻擊中損失的),飛行人員共55人﹔潛艇部隊則是共有一艘伊級潛艇和4艘袖珍潛艇被擊沉,還有一艘因為擱淺而一人被美軍俘虜,共9人陣亡。

在奇襲珍珠港、大敗美軍艦隊消息傳到日本后,其國內舉國歡騰,東條英機甚至說:“我保証終能取得最后勝利”。

12月7日11時15分,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金梅爾上將(后因此戰役防守不力被降級至預備役少將)宣布夏威夷進入戒嚴狀態﹔12點40分,羅斯福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6

12月8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上說:“日本這次沒有正式宣戰,卑鄙的攻擊會永遠承擔不名譽的罪名...美國人民必然獲得最后勝利,我們不單要盡力防衛,更要使這種卑鄙的行為再也無法危及我們...我們將會獲得最后勝利,願上帝保佑。在此本人僅要求國會宣布‘參戰’。”

最終,美國國會以隻有一票反對通過了對日本的宣戰。羅斯福立刻簽署了宣戰書,他稱12月7日為一個“國恥日”。

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后,希特勒在國會說:“德國在亞洲的盟友正給予行為不當的美國重重的一擊”,並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意大利王國的墨索裡尼也跟進。

很快,整個世界的正義之士被動員起來,美、中、英、蘇等國結成同盟國,與德國、日本、意大利等為主的所謂軸心國,進行了一場殊死之戰,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

然而,二戰雖然結束已近七十年,但邪惡之陰魂仍未消散,“侵略未定論”叫囂塵上,個別國家甚至淪為其幫凶,讓那些曾經為了戰勝邪惡而付出年輕之生命的美、中、英、蘇等國無數英勇之士情何以堪?

歷史不能忘記,也不允許忘記,就如中國總理李克強於5月26日在德國勃蘭登堡州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后發表講話指出的那樣,“歷史是客觀存在,也是一面鏡子,中國古語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隻有正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維護二戰后確立的和平秩序,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注:本文轉載自“天行健-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