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8日15:24來源:環球網字號:
摘要:習近平和奧巴馬帶領中美走進“安納伯格庄園時刻”,我們期待著歷史在這裡再一次刷新。 |
安納伯格庄園,一塊名不見經傳的加州沙漠綠地,尚未見証6月7-8日的中美元首會晤就已名聲大噪。而它在互聯網搜索熱度持續躥升,意味著習近平主席這次出訪的最高潮即將到來。
據美方透露,此次中美元首的非正式會晤主題除了經濟、朝鮮與網絡安全外,還將包括亞太領土爭端議題,以及兩軍在亞太區域行動的問題。另有美方官員透露,他們為奧巴馬准備了7個小時的談話材料。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談到這次“習奧會”時,用了“歷史性”一詞來描述。
的確,“歷史性”一詞正在即時更新著迅速發展的中美關系。從周恩來和尼克鬆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歷史性握手,到七年后的鄧小平歷史性訪美,再到江澤民、胡錦濤對美國的歷史性國事訪問,中美領導人歷次“歷史性的會晤”本身就成就了中美關系新的高度。而習近平主席上任僅3個月就“順訪”美國,更是在不斷積累信任的中美關系下,雙方元首會晤形式的一次創新和“歷史性質變”。
中美剛建交時,中國的體量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中國也不過美國對蘇全球戰略的一環,被歸入“友好的非盟國”。而10多年之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中美間的各種摩擦快速增多,發展“建設性伙伴關系”成了頻率最高的詞匯,又過了10多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美國的50%,“新型大國關系”又成了媒體嘴邊的流行語。
在這期間,中美關系突破了“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的時代,也脫離了“上半年差,下半年就好”這個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怪圈”。這個突破和脫離正是來自於中美各自對對方認識有意識地“重構”。
中美從建交一刻起就不是單純的雙邊關系。她的發展受著國際環境的拉扯,同時也對國際格局有著潛移默化的反作用力。如今世界輿論紛紛以“G2”來形容中美,無論正確與否,這種“分貝最高”的元首會晤無疑會讓世界用擴音器來傾聽傳出來的每一個音符。
然而這並非冷戰時期美蘇首腦形式的對話。赫魯曉夫與尼克鬆著名的“廚房辯論”已經被世界的腳步落下久遠,戈爾巴喬夫與裡根在萊芒湖畔的唇槍舌劍也無法追趕這個時代的共識。我們相信,中美兩個世界大國有足夠的智慧,不必在美蘇冷戰形成的零和博弈式的“規定動作”后亦步亦趨。
美國人或許已經認識到,中美兩國顯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不可或缺的國家。中國三十年華麗的轉身已然讓美國體會到,一個曾經遭到各種束縛的國家一旦鬆綁爆發出的力量是多麼得驚人。中美也不再是各自“平行市場”內的玩主,而是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參與國際分工。如今,在全球化下深刻的相互依賴中,美國人應該意識到如何和中國處關系,而不是要把中國“搞糟”或者“搞掉”。中美關系涉及到世界上許多重大而深切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並非美國和西方一家或幾家能夠承擔,它會給未來的大國關系走向刻下一道標記,這比當年僅僅局限在安全領域的美蘇關系分量更重。
時代已經改變,思維也必須跟上。早先中國認為美國“很霸道”,而美國認為我們是比蘇聯更為可怕的力量。然而1979年后,中美看待對方的方式變了。鄧小平訪美“招牌式的微笑”一改過去美國對中國的死板成見,成了八十年代美國對1949年后“赤色中國”最時髦的印象。而中國再也不會用意識形態的標簽把美國貼成“帝國主義”,而是在吸收了西方的一切先進成果之后,反而在美國面前越發地自信起來。
中美之間展開自信的對話,這便是一個新的開始。於是中美在所有問題上都分道揚鑣的時代結束了。中美都在各自學著調試如何與對方更舒適地相處,學著如何耐心聽取對方意見,學著如何管控危機,避免擦槍走火,學著如何攜手解決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如果這種方式持續下去,這不僅是中美之幸,更是世界之幸。此次中美元首的輕鬆會晤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的極為出彩的一筆。
當然,中國和美國發展的方式和道路仍然有著諸多不同,這很自然存在著競爭。我們並不排斥中美之間競爭,這種競爭並非“新興大國”挑戰“守成大國”那麼簡單,中美的競爭更多是促使對方在各個領域激發和釋放更多的活力與潛力,向著自己中意的發展方式不斷變革,來適應時代的要求,從而帶動整個世界上一個新台階。
“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這不僅之於中美兩個國家,更之於兩國的人民。
習近平和奧巴馬帶領中美走進“安納伯格庄園時刻”,我們期待著歷史在這裡再一次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