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李樹:讓民歌登上舞台是音樂節目的合理回歸

2013年06月09日08:24來源:紅網字號:

摘要:然而如今,縱觀全國電視音樂節目,非主流、流行樂大行其道,這類音樂節目,往往形式大於內容,嘻哈搞怪、改編甚至惡搞民族音樂等等,部分音樂節目純粹為了賺取觀眾眼球,毫無藝術水准可言。

2012年,鳥叔的江南Style神奇地贏得了全球10億的點擊率,《中國好聲音》紅遍了大江南北,節目舞台上的一首首歌曲成為街頭巷尾水果店的首選歌曲。世界末日年,非主流、流行樂大放異彩,然而在流行浪潮之外,廣西衛視一個叫做《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的民族音樂節目別樣興起。

今年6月6日,節目第二季啟動儀式在京舉行(5月7日《揚子晚報》)。

作為音樂的一個分類,民歌也是一種藝術,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中國的民歌源遠流長,《詩經》裡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是西周時的一種民歌,也是我國最早的民族音樂形式。

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存在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民歌,包含了太多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古有俞伯牙和鐘子期,用一把瑤琴完美地詮釋了“知音”二字的深刻涵義,今有宋祖英,將中國民族音樂唱響在美洲、歐洲……

然而如今,縱觀全國電視音樂節目,非主流、流行樂大行其道,這類音樂節目,往往形式大於內容,嘻哈搞怪、改編甚至惡搞民族音樂等等,部分音樂節目純粹為了賺取觀眾眼球,毫無藝術水准可言。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魏文侯問孔子的弟子夏,我身著禮服,欣賞古樂時會馬上發困,而欣賞新樂時卻百聽不厭,這是為何?夏子說,你所喜歡的是“音”而不是“樂”,“音”與“樂”雖然相似,卻有本質的區別。純正的音能夠美化人的內心,給人以安樂,故稱為“德音”,而你所喜歡的新樂隻不過是給人以感官刺激、迷感人心的“淫音”罷了。如今的多數電視節目,猶如故事裡的“淫樂”,隻注重觀眾的感官享受,而忽視了音樂本身的內涵。

當然,藝術是講究自由的,觀眾喜歡流行樂、非主流音樂沒有錯,但當它成為絕對主流,甚至危害到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時,我們的電視音樂節目就該反思了。反思音樂價值觀的引導是否得當﹔反思音樂舞台有沒有讓投機倒把者趁虛而入﹔反思獲取利潤的同時,有沒有丟棄傳承文化的責任?

廣西衛視的《一聲所愛·大地飛歌》,讓民歌登上舞台,此舉在當今社會環境中即需要勇氣,也需要眼光。將民歌進行到底,是對民歌的自信,是扛起民族文化大旗的義無反顧,也是電視音樂節目的合理回歸。

就像小柯在啟動儀式發布會上說的,想要給后世留些東西,而民歌,是最好的切入口。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