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3日08:03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11日在台北見過馬英九后,12日率團抵京訪問並將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會見,大有“銜命而來”的看點,凝聚了兩岸關注的目光。 |
從表面上看,兩岸之間“三通”了,從廈門、上海到台北比到北京還快了,但是,兩岸之間深層次的“不通”仍在“擱置”,這些“擱置”不處理,美國對台軍售不會停,兩岸之間的政治較勁傷感情,台灣民眾仍有“飛彈對著我們”的心結,海峽兩岸得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建立在模糊脆弱的地基上,令人擔憂會因為一場選舉而前功盡破。
正因為如此,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11日在台北見過馬英九后,12日率團抵京訪問並將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會見,大有“銜命而來”的看點,凝聚了兩岸關注的目光,希望從吳伯雄此行中讀出更多面對未來的消息。
樂觀的信息不少。馬英九見吳伯雄時再次表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系”,海協、海基互設辦事處“不會是外交的使領館”﹔對於和平協議和政治談判,也改變過去的“條件不成熟”說,表示兩岸互動的擴大與深化他沒有給任何限制,“民間早就在談(政治對話)了”﹔他對吳伯雄赴京的評價是:“國民黨正式派吳伯雄到大陸,一方面檢討5年多來兩岸關系發展,另一方面前瞻未來方向,意義非常重大。”
但樂觀之外,兩岸關系深化即解決台灣定位問題、在軍事上達成和解,仍有誰也拿不出時間表的長路可走。台灣的走向脫離不了選舉的左右,馬英九任期還有3年,雖然沒有選舉的壓力,但身肩保証國民黨繼續執政的重任,他的政策還會圍著選票打轉,進一步退半步甚或退一步半也不奇怪,全看對手操縱的“民意”或自己的處境如何。
其次,民進黨無論是作為國民黨的對手還是“台獨”黨綱的政黨,不會樂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系”,雖然兩岸政策讓民進黨在2012年選舉中“輸掉了最后一裡路”,但即使民進黨內要求辯論、改善兩岸政策的“中生代”,也只是在包裝“台獨”上做文章,把打開與大陸交流之門視為“權宜之計”,在此前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謝長廷的“憲法一中”都不被容忍,更遑論其他?
好在兩岸已經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事,最后的難題雖艱巨但也是完成者的歷史榮耀。靠著政策的推動、高層的破冰、民間的融合,兩岸之間的“最后一裡路”也會縮短。
如果兩岸關系不想要任人挾持、風雨飄搖,兩岸都要加油!
(陳曉星,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編輯,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