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歐媒: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中國有益無害

2013年06月17日13:38來源:歐洲時報網字號:

摘要:2012年中國經濟首次出現7.8%增速,告別了兩位數的高增長率時代。中國政府6月8日宣布的數據也証實了這個趨勢,內需、生產價格、投資信貸等許多指數都不同程度地下降,預計201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可能在7.7%左右。

歐洲時報網6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放緩並非壞消息 發展趨勢值得肯定 《世界報》對中國經濟形勢跟蹤之后發表評論文章,歐洲時報認為,2013年中國的經濟可能不會實現飛躍。日前公布的工業生產、基建投資和出口等一系列數據均証實中國經濟放緩,五月份的發展速度低於四月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過程,中國人應當為之感到高興。

文章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對中國2013年的經濟發展預測,從之前的8%降到了7.75%。中國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是7.8%。經濟放緩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央政府有意整頓經濟,打擊影子金融系統。9日公布的數字顯示,5月份工業產量下降,年增幅9.2%(4月份為9.3%)。盡管5月份零售量略有增加(12.9%,4月為21.8%),但是仍然不如以前。另外,5月份的年通脹率為2.1%,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水平。

貿易環境惡化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發動機,出口和基建投資都有所下降。盡管外貿盈余增加,從4月份的138億歐元增加到5月份的155億歐元,但主要原因是進口減少了0.3%。出口額隻增長了1%,而4月份的年度增長率達到14.7%。中國向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量分別減少了1.6%和9.7%。海關指出,中國國內經濟放緩,外需疲軟,企業成本增加,人民幣增值,貿易環境惡化,而且中國與歐盟陷入貿易沖突。

文章認為5月份出口量明顯放緩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政府展開了打擊虛假外貿的運動。中國始終嚴格監督資金流動,一些涉外貿易發票隱瞞了試圖進入中國大陸的資金,意在炒作人民幣增值。

固定資產投資放緩

固定資產的投資額今年一到五月份的增幅為20.4%,而前四個月為20.6%。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放緩也是因為國家加強監督,打擊影子金融系統。地方政府盡管已經達到了負債能力的極限,但是為了獲得貸款投資建設新社區、道路和其他基建項目,在2008年危機之后立即另外設立平台,並在暗中給予擔保。

2010年獨立經濟師和評級公司發表令人警醒的報告以及國家進行審計之后,政府警告大型國有銀行不得再向償還能力不明確的平台發放貸款。近幾年還出現了新型理財產品,向投資人推出混有高風險產品的所謂高回報率產品。在發生了多起賴賬事件之后,政府決定對這類產品嚴加管理。貸款總量從四月份的2160億歐元降到了五月份的1470億歐元。高旭認為,問題在於由於決策者擔心而緊縮了影子財政,令基建投資受到影響。

發展趨勢值得肯定

中國比任何其他大國都更加輕易地度過了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實施了龐大的刺激經濟計劃,帶動了國內外經濟的增長。首先,這個計劃阻止了全球經濟進一步下滑。

經濟學家波蒂在4月30日的《世界報》上曾經強調,2012年中國經濟首次出現7.8%增速,告別了兩位數的高增長率時代。中國政府6月8日宣布的數據也証實了這個趨勢,內需、生產價格、投資信貸等許多指數都不同程度地下降,預計201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可能在7.7%左右。

當然,這種變化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並不只是由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危機引起的,其中也存在結構性的原因,而這無論是對於中國或是對於外國來說都並不全是壞消息。這些結構性的因素包括中國本土工資水平上升,從而導致中國的價格競爭力下降﹔人民幣不斷升值﹔無節制信貸政策的放緩以及對基礎設施過度投資的經濟背景下資本回報率下降。

報紙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自然環境持續惡化,在這種形勢下,這種轉變可能會符合國家的需要。這是中國新領導班子承諾的改革方向。中國正在逐步“正常化”,這個發展趨勢是值得歡迎的。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