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9日10:49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傅蘋是誰?她做沒做、做了啥對不起XX大學的事?她的書叫啥名?在哪裡出版了?她的書撒謊沒?……程老漢對這些統統不感興趣。 |
替美國青年擔憂?
傅蘋是誰?她做沒做、做了啥對不起XX大學的事?她的書叫啥名?在哪裡出版了?她的書撒謊沒?……程老漢對這些統統不感興趣。
程老漢感興趣的是XX大學的聲明。嚴格來說,是XX大學針對傅蘋著作所發表的兩份聲明中的第二份聲明﹔更嚴格來說,是這第二份聲明中的第5點﹔最最嚴格來說,是對第5點中加粗字體的兩句話大約108字感興趣:
“5、美國圖書館協會(ALA)2013年年會將於6月29日邀請傅蘋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並將向全美國12萬家公共圖書館推薦那本充滿謊言的自傳。雖然ALA是可以自由發言和討論的場所,但決不是可以讓謊言作者自由地讓謊言變成真理的地方,即使在美國這也是不能允許的。為免毒害美國青年一代和對全世界產生惡劣影響,XX大學強烈呼吁ALA取消對傅蘋的邀請,不予推薦她的書。如若真的發生上述事件,我校將向ALA發出嚴重抗議,並立刻公布傅蘋造假的全部証據。”
那108字兩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句是第一層:自由發言的場所也不該成為撒謊的場所,“即使在美國”也是這樣。
這層意思有兩個毛病:
1.既然是自由發言的場所,就難免混雜著真理和謊言,“即使”在中國也是這樣。如果你又標榜自由發言,又要扮演上帝而先行刪除所謂謊言,那就表示該場所並不自由甚至木有自由。
2.XX大學憑什麼認定美國的自由發言場所不會允許人們在自由發言的場所撒謊?美國那麼邪乎的地方,哪個場所冒出點兒謊言不是稀鬆平常嗎?程老漢忍不住要說,Too simple,na ve!
另外,“即使在美國”雲雲引人遐想和瞎想,為啥用了個“即使”?會不會有這樣的潛台詞:即使在美國這樣討厭的地方?不過,這只是程老漢胡思亂想,如若XX大學沒這個意思,就當我沒說,我願意現在就道歉,我願意現在就收回,我願意現在就認錯,請千萬不必費心發什麼聲明,還是專心跟傅蘋計較下去吧。
加粗字體中的兩句話中的第二句話是第二層:為免傅蘋自傳“毒害美國青年一代”,呼吁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不要請傅蘋在年會上演講,不要推薦傅蘋自傳,否則就要“嚴重抗議”,並公布傅蘋造假的全部証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