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16:17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這是實體經濟的問題,我們認為也是中央此次強行整頓的初衷。 |
我們想央行這麼做首先針對的是中國經濟的主要症結:大量的資源錯配至不具備經濟合理性的項目,大量錯配至低效率的部門,以至於許多企業已無法產生足夠覆蓋利息的資產回報率,這些僵尸型企業難以滅亡,並佔據大量信用資源而得以存活,導致生產率顯著衰退。
這不是無中生有。此前一直有聲音在質疑本屆政府的決心——認為新一任政府以弱改革的方式來維持經濟的低位回暖,而對於傳統過剩行業以及其背后的債務風險,很難真正的以雷霆手段擊破。這種預期就為市場行為造成了鋪墊。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表明要直面過剩產能和經濟下滑的風險。然而地方政府和銀行都拒絕讓陷入困境的企業破產,這些過剩的產能仍逆勢開工。不開工,現金流就會斷,存量債務可能就無法存續——這成為了銀行和地方政府的一塊心病。於是,為了維系存量債務存續,資金仍往死去的部分輸送,以至於低效經濟大量佔據了要素,人工、資金、原料很大程度處於被無效消耗狀態,這種消耗使得要素價格呈現虛假的“緊平衡”,這就是為什麼出現上半年CPI的堅挺和PPI的連續走低。
上半年國內的情況就是,地方政府的續命,使得企業對於生產要素的需求得以延續,進而導致CPI上行,而這些企業本身的市場認同度低、供過於求難以改善,於是進一步導致制造業產品出廠價格的連續走低。
可見這組數據的背離,本質上來說,是地方政府強行輸血過剩行業以穩定賬目安全的需求,和國內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的大背景的一種反差。誠然,這種做法不會在地方引發更大規模的債務、壞賬和失業風險,然而,對於中國整體來說,卻並不利於經濟的低位企穩,實體經濟創造收入的能力實際上已經正在快速衰竭,並且錯配的資源很可能使中國錯失再度崛起與轉型期的良機。這是中央所無法接受的。
這是實體經濟的問題,我們認為也是中央此次強行整頓的初衷。
金融市場的問題也很大,中國的銀行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在08年之后,通過大大小小的融資平台,中國商業銀行貸款呈現了大躍進的局面。2010年,貸款風險被警示后,各大銀行通過理財計劃和買入返售持有了信托權益等資產,大量同業資金投入非標准化資產。
有不少銀行超出監管部門限定比例,將資金融入信托行業。中國利率存在雙軌制,也就是說,民間借貸利率明顯高於銀行本身的利息水平。這種利差的存在過去成為熱錢投資的重點,同時在熱錢中很大程度上就有商業銀行自身參與的痕跡。通過各種途徑辦法將信貸業務包裝后投入高利率市場已經成為常態化。這麼看來,央行這次收緊,同樣可以理解為是對這些銀行的“敲打”,逼迫他們盡快將表外融資回表,降杠杆,去風險。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一次央行人為把控的金融危機開始緊鑼密鼓的上演。2月末,央行開始拒絕釋放流動性,並且持續以定量的手段發行央票回收流動性,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后次貸危機時代的首輪緊縮周期。其后,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問題,將這種整頓的思路逐漸公開化。6月20日,這種緊縮趨勢進入高潮並且演變為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危機”。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所謂的可控金融危機,實際上可以看做是監管層逼迫各大銀行將從資金空轉和不良產能中釋放出來,一方面投向實體經濟中潛在的優質資產,另一方面也以敲邊鼓的形式,將銀行業違規操作的風險提前暴露和強行平抑。以此來解決中國經濟中長期存在的資本錯配和違規風險問題。
這麼做是否存在風險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最近四大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就被曝出現資金違約,這成為了市場的一枚重磅炸彈——作為銀行間市場的出借方四大行之一,如果中行違約,嚴重性將遠遠超過此前傳聞的光大銀行違約。緊隨其后相關網站迅速辟謠道歉,很明顯可以看出中央維穩的意思。資本市場就慘了,在這場傳聞中顯然嗅到的更多的是真實的風向——節后的7個交易日,滬指最深跌幅超過7%成為了本次危機風險的最真實的體現。
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很大,但同時又完全掌握在央行的手中,其實降准只是一句話的事,但是對於當前的中國經濟來說,不破不立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形容,中國不再需要四平八穩甚至是帶有包袱的偽增長。也恰恰是基於這個前提,新一屆政府通過一次強硬的手段展現決心,通過一次銀行業意料之外的強硬態度,中央也許是要傳遞一個新的思路——銀行業乃至於整個宏觀經濟的盛夏已過,以往央行投放資金,平抑利率、拯救行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商業銀行從現在開始,在續命不良資產和忍痛尋找新增長點中不再擁有兩全的處境,而同樣的處境,也通過銀行這一頂端很快的傳導至整個經濟領域——凜冬將至之前做出抉擇,是中國經濟的唯一出路。
(注:本文轉載自“許一力-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