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宋光茂:中國面臨金融危機純屬危言聳聽

2013年06月26日07:0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股市的這次短期劇烈波動,並非金融危機的表象,也不至於引發一場新的金融危機。“錢荒”、“政策博弈”、“外部環境”三碰頭,三股力量匯合,把股市推下懸崖。

近兩日來,中國股市劇烈波動,局外人瞠目結舌,局內人驚心動魄。6月24日“跳懸崖”,6月25日“跳蹦極”,像這樣刺激的場面,已經多年沒有出現過。但股市的這次短期劇烈波動,並非金融危機的表象,也不至於引發一場新的金融危機。

股市牽動股民的心,是因為利益﹔股市牽動局外人乃至決策者的心,引發全社會如此關注,更多的則是因為對宏觀經濟的擔憂,畢竟股市仍然是經濟的晴雨表。面對股市突如其來的大跌,有人危言聳聽:金融危機又來了!這一主張,隻會動搖民心,擾亂社會預期。如果任其蔓延下去,隻會加劇股市乃至經濟震蕩,於國於民無益。金融危機之說,與惑眾之謠言沒啥區別。

或許沒有哪一次突發的經濟現象,能像這次股市劇烈波動,原因如此明朗,認識如此一致。簡言之,“錢荒”、“政策博弈”、“外部環境”三碰頭,三股力量匯合,把股市推下懸崖。此外,一些評論者還強調IPO或將重啟的影響,但筆者認為,這只是一個淺表因素,拿到宏觀經濟的總盤子中考量,還是排不上號的。

錢荒本不是新問題。其實,每年的中期,銀行頭寸都比較緊張,突出表現在6、7、8月份。但今年確實格外緊張,以至於到了“荒”的程度。原因在於一些商業銀行信貸過度擴張,盲目搶佔市場空間,頭寸無余,甚至大銀行向小銀行“炒錢”,小銀行再面向客戶“炒貸”,大量資金在體外循環。此時,又遇銀行理財產品陸續到期,半年度業績考核、存款准備金繳款、財政繳款的時間節點臨近。這些商業銀行的短期資金需求急劇膨脹,不得不通過同業拆借來度過關口。據報道,6月17日,銀行間拆借利率曾高達13%以上,由此可見錢荒的程度。

以往遇頭寸緊張,央行總會釋放流動性,商業銀行對此已形成了既定的政策預期。但今年中央政府及其央行面對高達104萬億元的貨幣投放余額,不僅沒能“放水”,滿足商業銀行的預期,而且還要求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讓商業銀行望梅止渴。商業銀行在政策博弈中失敗了,原來大鋪的攤子失算了,大量使用銀行貸款的地產等公司可能要失手了。於是,銀行、地產股領跌。

外部環境因素當屬美國可能提前淡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這方面的表示,已對全球熱錢產生“吸水”效應,熱錢向美國回流,致使全球股市普遍下跌。這個外部因素作用於上述兩個內部因素,給中國股市冰上加霜。

由此也不難看出,上述因素特別是國內因素短期作用於股市,隨著時間節點的過去,錢荒會得到緩解。而央行在貨幣政策上也有預調微調的經濟手段。所以,人們對中國股市大可不必喪失信心,更不必在意所謂金融危機的言論,應當相信風雨過后有彩虹。

不過,此次股市的劇烈波動,暴露出一個值得人們關注、更值得決策者重視的問題,這就是中國經濟運行特別是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著嚴重的“政府依賴症”。作為上市公司的商業銀行寄望於在與政府的非理性博弈中贏得支持﹔股市暴跌時,人們寄望於政府托市、救市。相比於危言聳聽的金融危機,資本市場不成熟狀態下的“政府依賴症”,或許更為可怕。

(宋光茂,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牛寧、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