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07:52來源:新京報字號:
摘要:今年以來,不管是持續推進的簡政放權改革,還是即將開啟的金融改革,都意味著利益結構的重新調整。隻要涉及調整利益,自然會有人疼痛,渾身不舒服。 |
此次貨幣政策不妥協,讓銀行業感受到了疼痛,這是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重新利益調整的開始。縱使再“痛”也得闊步推進,沒有不“痛”就可以輕鬆跨越的改革。
近日,“錢荒”來襲,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股市更是遭遇重挫。為此,一些人呼吁貨幣政策繼續放鬆,並出台積極的股市政策“托市”,他們不願承受局部風險釋放所帶來的“痛楚”。過慣了好日子,現在一“錢荒”,很多人自然希冀央行和從前一樣,以貨幣擴張繼續維持曾經的“好日子”。
但是,這一次貨幣政策沒有妥協,哪怕是前日股市急跌5.3%,央行當天仍“強硬”表態:“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處於合理水平”。雖然為保持市場平穩運行,昨日央行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但這與“降息降准”的貨幣放鬆,路徑迥然不同。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簡政放權,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砍掉”。之前貨幣政策頻繁運用,意味著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現在央行不妥協,正是在踐行“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砍掉”。既然是要把“錯裝之手”砍掉,交給市場,自然就難免陣痛。隻有這一次忍住痛扛住了,接下來的一系列牽涉金融系統的改革,才具備大刀闊斧推進的基礎。
今日“錢荒”之陣痛恰恰說明,過去幾年,中國銀行業的日子太“滋潤”了。銀行業的總資產,翻了一番以上,各項財務指標十分亮麗。而實體經濟的資本回報率卻一直下滑,中小企業十分困難,今年更是最難就業季。當百業艱難,唯獨銀行業欣欣向榮的時候,再也不可繼續以放鬆貨幣,來維持少數人的好日子。
今年以來,不管是持續推進的簡政放權改革,還是即將開啟的金融改革,都意味著利益結構的重新調整。隻要涉及調整利益,自然會有人疼痛,渾身不舒服。
實際上,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痛苦的存量改革階段,這和改革初期增量改革帶來的“皆大歡喜”完全不同。在存量改革階段,意味著各種利益的艱難博弈,而且既得利益群體還會阻撓改革的推進。李克強總理說,“改革中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但別無選擇。”以此觀之,中國經濟改革,在“觸動利益”的時候,必然會讓一部人感覺到十分疼痛。但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舍此,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面臨諸多風險。
銀行業感受到了疼痛,這是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重新利益調整的開始。“盤活貨幣存量”,說到底也是存量改革的內容組成部分。可以說,金融領域的存量改革,肯定會很疼,但這一領域改革的成敗,卻直接關乎其他諸多領域的改革效果。就此而言,金融領域的改革突破,縱使再“痛”也得闊步推進。這個世界,沒有不“痛”就可以輕鬆跨越的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隻能“甩開膀子”動真格,觸動既得利益,“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