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07:10來源:新民晚報字號:
摘要:短時間內如此暴跌,可以算2008年之后的小股災了。說到股災,滬深股市20多年的歷史上出現過多次,但是,我們似乎不太注重對這些股災進行總結反思。 |
今年上半年過去了,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心情不會很愉快,因為從股票到黃金,漲的東西少,跌的東西則很多。就說A股市場,雖然創業板上半年漲幅很大,但是,大家更關心的上証指數,上半年下跌了12.76%,尤其是剛剛過去的6月份,持續暴跌令大多數人措手不及。
短時間內如此暴跌,可以算2008年之后的小股災了。說到股災,滬深股市20多年的歷史上出現過多次,但是,我們似乎不太注重對這些股災進行總結反思。美國股市100多年的歷史上,股災次數更多,但美國人比較注重分析反思。
上周陸家嘴論壇上,深圳証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說了件很有意思的事,紐約有個金融博物館,是1987年黑色星期五股災之后華爾街的人自發建的,回放了重大事件,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事記全放在一個角裡,非常細致。像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博物館裡展示的是從2007年初在英國、歐洲的初始發展事件到最后的結果,過程非常全面。宋麗萍建議國內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也要回放,因為我們付出了代價。全世界的金融人士包括國內的學者、從業人員,都認為不能浪費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一定要認真剖析、吸取教訓。
宋麗萍的建議很好,6月份A股的小股災有很多原因,究竟是哪些因素、哪些事件造成市場如此波動?值得認真研究。如果找到政策、制度上的問題,就可以加以改進,避免以后發生類似的事情。在資本市場發展歷史中,股災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如果從中發現問題並進行解決,可以使以后市場發展得更好,美國很多証券法規,都是在股災之后制定的。 因此,對於股災,不能停留在怨天尤人,更重要的是剖析總結。當然,股災也往往是機會,從美國股市歷史看,每次大股災之后,往往是一次大機會,1987年黑色星期五股災之后,出現了一波10年大牛市﹔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道瓊斯指數5年之后又創出歷史新高。
(原標題:股災之后的反思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