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09:11來源:新浪博客字號:
摘要:一方面是美軍高調鼓吹這種無國界特種打擊能力多麼厲害,另外一方面也在緊鑼密鼓地升級無人機技術能力,為真正意義人上戰爭無人化做准備。 |
阿富汗戰爭已進入第九個年頭,這些年來,美國的最新武器裝備似乎找到了試驗場,各種信息定位與精確打擊武器頻頻亮相,最突出的是“全球鷹”無人機。其偵察與打擊能力究竟如何?人們猜測多多。最近有傳聞稱美國的全球鷹在中國上空來去自由,其實真相是中國自己的全球鷹在測試飛行。
一方面是美軍高調鼓吹這種無國界特種打擊能力多麼厲害,另外一方面也在緊鑼密鼓地升級無人機技術能力,為真正意義人上戰爭無人化做准備。
美軍的“全球鷹”無人機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其作戰的留空時間已長達42小時以上,活動范圍可達到5000多公裡,時速達到635公裡,在2萬米的高空可以識別地面各種飛機、坦克和車輛。
“全球鷹”無人機採用過程控制飛行,起飛前,由地面控制人員將預定的飛行航線、正常工作程序和應急程序等存入無人機的過程控制裝置內。起飛后,在大部分的飛行過程中,由過程控制裝置通過自動駕駛儀操縱無人機按預定航線飛行。過程控制裝置還定時控制機上的其它設備工作。
雖然說“全球鷹”無人機使用的偵察手段也很先進,其光學設備的分辨率達到300毫米。機上的合成孔徑雷達與傳統的高清晰度光學相機相比,能從地面雜波中區分出固定目標和運動目標,能識別偽裝和穿透一定的掩蓋物。但這種偵察活動必需事先定好航線,對於隨時機動的戰場目標,其偵察效能大打折扣。在阿富汗戰爭中,曾經十幾次分不清是平民車隊還是基地組織的車隊,重復發生誤傷事件。更有甚者,有一次竟然將英軍的戰斗分隊當作目標開火,惹得英國人與美國人打上了官司。
特別讓美國感覺頭痛的是飛機的生存能力不高。雖然一般的無人機,即使是非隱形設計的無人機,由於其尺寸小,發動機功率低,雷達反射截面積僅為0.1平方米,已經很難被發現。但“全球鷹”無人機的速度太慢,如果想在中低空飛行並且有效地攻擊目標,就必需降低到6000米以下,這樣被地面防空雷達發現並被導彈擊落的機會就大大增加。在兩次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中,光被擊落的各種無人機就有上百架。
還有一個嚴重的弱點就是難以適應復雜的地形與氣象條件。沙漠地區,崇山峻嶺地區的地形,大大降低了飛機的出動效率,如果僅僅是光在20000米的高空偵察,其精度大概比低軌道的衛星強不了多少。
對空防安全的高度重視直接來源於戰爭的經驗與教訓。20年前的那場伊拉克戰爭,讓中國認清了威脅主要來自空中。在理論上,中國的軍事理論家們已經認識到,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面臨的主要威脅從地面和海上轉向了空天。在幾次軍隊的大調整中,空軍始終是保存與發展的重要軍種。
“9.11”事件后,美國軍方總是畏望天空,自己的空軍和海軍有預警指揮機100多架,還接受北約總部的支持﹔國內隨時聽令起飛的值班戰斗機由10余架增加為100余架,華盛頓和紐約上空 F-15、F-16戰斗機不停地巡邏。而在美國新世紀的各種戰略文件中,又把取得制天權並不讓別國獲得這種權利作為突出內容。
中國空軍的武器裝備已經開始了跨越式發展。在防空武器與空戰武器上,一系列新兵器競相推出。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中光是有保留展示的對空與空中武器裝備系統,就有幾十件之多。其中有防空導彈就是“全球鷹”無人機的致命殺手,更別說還有先進的空中預警機。因此,某些人說的“全球鷹”無人機可以在中國大陸上空來去自由,這隻能是一種狂想與傲慢的自我吹噓而已。
空中戰爭無人化雖然在學術上有人高亢開唱,但實質卻如同低碳經濟一樣,這個歷史轉變進程是相當漫長的。戰爭無人化特別是空戰無人化,二十年內在技術上不可能達到能夠實際操作與影響戰爭進程的階段,這個判定是我們建設現代空軍的戰略階段的科學選擇。當然技術項目的儲備與型號的研發,則還是需要面向未來的。
(注:本文轉載自“戰爭風雲--新浪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