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陳光文:中國大飛機再傳喜訊運-40將閃亮登場

2013年07月10日08:38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中國今年初試飛成功的運-20大型運輸機,雖然對於中國來說,已經算是制造出了國產的戰略運輸機,但實際來看,該機目前運載能力為55噸,未來裝備國產大推力發動機后,才能達到65噸。


  今年初,中國成功首飛了自行研發的大型運輸機運-20,從而震撼了世界。不過,這並非中國的終極目標。據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近日公布了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舍爾的文章,提到一旦中國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研發成功並應用到運-20運輸機上,估計可將運-20的最大運載能力提升至65噸。但中國對戰略運輸機的發展戰略遠不止於運-20,中國希望研發出和美國洛馬公司C-5“銀河”戰略運輸機同級別的戰略運輸機。
   中國今年初試飛成功的運-20大型運輸機,雖然對於中國來說,已經算是制造出了國產的戰略運輸機,但實際來看,該機目前運載能力為55噸,未來裝備國產大推力發動機后,才能達到65噸。這個數據,雖然比起進口的伊爾-76來可謂進步不小,但是若和美國的同類機型C-17“環球霸王”的77噸載重量來比較,仍然差距不小,更不用說美國還有運載能力達到118噸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
   而中國為自己擬定的發展目標是與美國幾近並駕齊驅的世界主流大國,也就是說,美國如今已經擁有的主流裝備,未來中國也將會全部擁有,運輸機也一樣。因此,盡管運-20已經研發成功並且會在不久后正式投入服役,但中國絕不會感到滿足,目前已將目光投向更強大的國產運輸機計劃。雖然早就有傳言說,中國對烏克蘭的安-124和安-225重型運輸機感興趣,但中國可能對於自行研發更偏愛。同時,引進烏克蘭的技術雖然更易盡快達到目標,但是,這兩種蘇俄血統的戰機,對於運載蘇俄制式武器可能更合適,而對於中國近年來研發的融合東西方技術而自成特色的新一代武器來說,或許並不那麼合適。就像運-20的很多設計修改了伊爾-76的缺陷一樣,中國期待自行研發的新一代戰略運輸機,能夠滿足運載中國未來的新型武器之用。
   此外,對於戰略運輸機的機體設計,中國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經驗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更先進的機型已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應該是超大推力發動機問題,但根據早先的報道,似乎烏克蘭已經將D-18T發動機設計專利賣給中國,而該發動機就是安-124和安-225軍用運輸機所使用的。據稱,安裝4台這種發動機的安-124-100M運輸機的載重量達到150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從而成為新的空中霸主。
   預計,中國在獲得D-18T發動機設計專利后,會自行制造這種超大推力的發動機,並像運-20一樣得到烏克蘭的技術幫助,在此基礎上研發自己的真正的戰略運輸機運-40(最大起飛重量為400噸)。以中國目前已經掌握的飛機設計技術,以及成熟的復合材料機體部件的制造技術等來看,在使用國產D-18T發動機的情況下,中國有望在2016年前后推出一種大型戰略運輸機(實際研發早就展開了,並非始自今日)。這種國產的戰略運輸機在最大起飛重量為400噸的條件下,其最大載重量可達160噸,不加油飛行距離超過5000公裡,並可搭載中國最新的99G式主戰坦克2輛或者6架武直-10直升機。
   而即將量產的運-20在換裝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之后,將大幅提升其運載能力,這種發動機就是“渦扇-20”(WS-20)。根據最新的報道,該發動機的研發已經接近完成,預計在2014年底進入小批量生產狀態的運-20,就會使用“渦扇-20”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但在推力上勝目前運-20使用的D-30KP2發動機一籌,而且在經濟性上也更出色。更重要的是,運-20使用國產發動機,可以不受國外的技術和供貨制約!
   運-20的首飛成功終於圓了中國人的一部分“大飛機”夢想,讓國人振奮,讓世界睹目。但對於中國而言,這還遠遠不夠,中國的“大飛機”夢想也不會隻有一個。而且,作為世界主要的空中力量之一,中國空軍僅僅靠引進國外的大型運輸機充當主力,顯然會引發很多問題,而美國和俄羅斯也不會將最先進的大型運輸機輕易賣給中國。因此,走自行研發的道路,不但是穩妥的而且是可靠的!隻要解決了“心臟病”問題,中國就不愁研發不出自己的大型飛機平台,所以有了國產D-18T發動機和“渦扇-20”之后,中國新一代戰略運輸機運-40還會遠嗎?

(注:本文轉載自“陳光文--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