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哂軍事:中印兩軍坦克差距很可怕【2】

2013年07月11日14:16來源:新浪博客字號:

摘要:阿瓊坦克被稱為"世界坦克研制周期之最"最主要的原因我想還是因為印度自主軍工體系太過薄弱。

德國專家客觀評價中印兩國主戰坦克差距

艾倫紐墁(德國MTU機械動力聯合企業公司發動機整體部原設計工程師,2006年移居美國):在我的工作經歷中,給我印象很深刻的國家,並不是我的祖國,而是印度與中國。,

這兩個國家,我都曾經在那裡工作過。早期,我負責協助中國引進MTU公司的坦克系統柴油機動力。在那裡時期,我與我的當時的中國同事。一起為中國引進生產線工作,而每日忙碌著。我並不是一個軍事戰略學家,但是,我是一名技術設計工程師。

我知道也很清楚我的職責。中國人的發動機工廠,制造與生產模式,甚至他們的起居生活,都具有十分的嚴格地軍事化色彩。我們在生產或者研制過程中,速度並不是很快。我們需要在幾乎每一道關鍵部位時期停止下來,等待1名佩戴上校軍銜的解放軍監督人員的審核與驗收他的話可以說"是最終的命令"。但是,他並非一名普通的軍人,他與我一樣,是一位坦克柴油動力系統專家。

在這裡工作被安排的很嚴謹,但是你不必為明天你需要作什麼?而去苦惱。工作流程的日志表單,會在當天晚間休息之前,發到你的手裡。准確很有很有效率。我知道中國人聰明的特性,在車間內,他們無需我自己動手去制造,而是充當一名說教主義者。

由7名年輕的中國技術人員,在聽從我的指令。我可以做第一道檢驗。中國人在軍備生產方面,以前比現在要嚴謹,謹慎。甚至有些局促不定。年輕者必須按照我的指令去完成他們的被安排的工作。這給我的壓力很大。我是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並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在"指揮"期間,我總是出現一些令我自己遺憾的錯誤,而他們似乎沒有任何不滿的意見。

中國人的保障體系,在軍工設備中,十分得當。他們的零部件具有與德國本土一樣的完善的管理制度,當時缺乏的僅僅是計算機太少,人工很多。在當時中國人操作與管理記錄中,很多是依靠人的手寫來完成。雖然我不太懂得那些方塊字體(中文)的含義。但是,前面標注的是按照德國規格的零部件編號,后面簽注由工位編號,生產人姓名,日期,放置庫內位置編號。在最后空格內,寫有管理人員的名稱。值得注意的是,幾乎連一顆螺絲釘都有他嚴格地編號系統。庫房管理人員,必須知道那些編號,那些庫房存放編號。而這一切早期都是依靠人工。

在后期中國在軍工企業大批使用了計算機系統。人員勞動程度似乎得到改善。但是他們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們似乎可以找尋出計算機錄入人員的錯誤。他們腦子裡面記錄的數據,比DBASIII數據庫系統還要准確。幾乎沒有錯誤。而在每個月中期,他們要進行比賽,項目主要是攀比記錄能力。1個人說一個零部件編號,被考察者必須在幾秒內回答他的編號,生產日期、工位號碼、引進或者國產來源、簽署人。等等!我的腦子可沒有那麼豐富。

(注:本文轉載自“哂軍事--新浪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