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5日07:32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中國正准備啟動新建的油氣管線,將油氣從孟加拉灣經緬甸境內運輸到雲南省。緬社會組織就該工程相關的征地問題發出愈加強烈的抗議。 |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7月12日文章,原題:在緬中國企業努力解決形象問題 由於在緬投資出人意料地遭遇波折,中國開始採用西方公司普遍的策略:企業社會責任行動。在緬經營業務的中國公司所需遵循的最新指南也由此於上周出爐。
這是提醒中國形象問題的舉措。該問題不僅存在於緬甸,還包括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中國在這些地區開採礦藏、開發油田、運營水電站的同時,遭遇到違背安全規定和破壞環境的抱怨。中國駐緬大使館政治處主任、精通社交媒體的高明波把中國在緬的努力視作探索中企應如何在海外開展業務的“試點”。
中國的麻煩也是其他在緬尋找商業機會的國家的警示。如今,緬甸民眾對於可能侵犯自身權益的投資更加敢於抗議,針對與外來投資相關的土地和環境權益的抗議很普遍。專家認為,如今所有國家的投資者,包括中國,都需把自己塑造成為負責任的社會公民。
中國正准備啟動新建的油氣管線,將油氣從孟加拉灣經緬甸境內運輸到雲南省。緬社會組織就該工程相關的征地問題發出愈加強烈的抗議。這一境況與中國資源項目在世界其他地區引發的爭議類似,卻讓北京吃了一驚。直到最近,許多人都認為緬甸是中國的附庸。分析人士稱,北京對與這個西南鄰國的關系有些自以為是。
高說:“這些都是認知問題。”中國企業做了許多工作幫助受投資項目影響的當地社區居民,但做了好事卻不知宣傳,“這是一個教訓。指責中方未幫助當地居民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這不公平。”
緬甸從軍政府統治向民主的快速過渡反映出中緬關系的復雜程度。緬甸一直在通過增進與美歐關系來平衡其對中國的傳統依賴。過去兩年中,中緬經濟關系遭遇一連串坎坷。
北京如今已意識到提升形象的必要,對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突然感興趣並展示其幫助當地居民的努力都是這種戰術的一部分。在上周舉行的媒體活動中,中國駐緬大使館及在緬中資企業商會承諾將“堅持道德自律,取信緬甸社會,取信緬甸民眾”,並把創造就業機會、更好地融入當地社區作為重點。這些舉措將帶來何種效果,目前尚不明了。不管怎樣,面對來自西方越發激烈的競爭,中國的努力體現了北京對於中緬關系以及在緬投資的重視。(作者約瑟夫·沙茨,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