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5日08:25來源:新華網字號: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 美國“棱鏡”項目曝光者斯諾登日前在莫斯科機場會見俄羅斯和國際人權組織代表及官員,表達希望在俄羅斯尋求避難的意願。
斯諾登的命運值得關注,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美國會就“棱鏡門”給世界一個交代嗎?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在這一事件上只是在堅持自己的說辭,並無道歉和懺悔之意,但其他國家必然會提高警惕,進一步重視網絡通信安全。
美國難以主動改變
觀察家們認為,盡管面對著各方的抗議和質疑,但美國在“棱鏡門”問題上不會輕易讓步,難以對情報部門工作做出實質性調整。
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克裡和情報高官等都在為“棱鏡”項目辯護,其理由主要集中在三點:該項目不針對美國國內民眾,隻針對海外目標;它經過美國立法、司法、行政三方批准和監督;項目對反恐情報搜集有功,惠及美國盟友。
分析人士指出,在“隻針對海外目標”和“反恐”這兩大“賣點”護航下,奧巴馬政府在國內面臨的壓力很小。兩黨陣營主流派一致力挺“棱鏡”項目,這令奧巴馬並不急於給國際社會一個說法。
《外交政策》首席執行官及撰稿人、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專家羅特科普夫指出,美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儼然罹患“后9·11時代偏執狂”,但凡面臨任何恐怖威脅的可能性,寧願無視美國法律和國際協議。
美國在秘密監控方面很難進行大的改變。法國網絡專家馬納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對國際通信等進行的廣泛監控已成為一項巨大的“生意”,將近500萬美國人的工作與“國防秘密”有關,許多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監控業務而獲得了蓬勃發展。
通信安保必須加強
自“棱鏡門”事件發生以來,歐盟、拉美以及亞洲不少國家在得知本國通信數據受到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視后,不但紛紛表達了憤怒,還要求美國做出解釋和交代。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不主動改變的情況下,其他國家難以逼美改弦更張,唯有加強“自保”。
例如,“棱鏡”項目機密文件顯示,德國是歐盟國家中受美國監控程度最高的國家。一向比較務實低調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次措辭嚴厲:“在朋友之間搞監聽,這真的行不通。冷戰已經結束了。”同時,德國民眾對美國的行為普遍感到憤怒、驚訝和擔心,63%的德國人認為德美關系因為“棱鏡門”風波而受到影響。德國經濟界還普遍擔心,美情報部門可能將它獲取的德國公司的技術和商業秘密透露給競爭對手。
然而,德國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德國人對美國的監聽行為感到憤怒,但他們也知道,美國人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德國在反恐上還需要外國同行提供的信息。
國際呼聲不應忽視
觀察人士指出,不論美國將來是否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也不論其他國家能否改變美國的所作所為,但“棱鏡門”事件已反映出,用秘密監控手段侵犯別國通信安全,對美國同其他國家的關系構成了傷害。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理應有所改變。
羅特科普夫指出,“棱鏡門”事件所曝光的內容,尤其是美國對歐洲國家的監視行為,不僅有損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重要關系,也有損於奧巴馬政府一直聲稱的、與其前任政府在秘密監控項目上所持的不同立場。
法國網絡專家馬納克強調,斯諾登揭發的情況表明,人們有權利希望美國對國家安全局的所作所為進行調查,對其情報機構的運轉進行更好的約束。(綜合駐華盛頓記者孫浩、王豐豐、駐柏林記者劉向、駐巴黎記者鄭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