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盧宇光:日本自衛隊軍事評論家引發的思考【3】

2013年07月15日13:4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最終,日本不得不放棄北方領土主權,中國軍隊長期駐扎在沖繩。俄迫使日本按俄方要求向俄方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以便俄方開發遠東領土。

登陸進攻后的態勢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開始在舟山群島和青島為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進行准備,另外還將征用大量貨船和滾裝船等。由於中國的《國防動員法》建立了完善的征用體制,可以迅速集中所需的足夠船隻。此外,中國還可事實對空掩蔽和偽裝,並屏蔽無線電信號。日本即使對衛星圖像和通信電子情報進行分析,也無法准確掌握船隻的動向。

如果日本能夠堅持發展人力資源情報,向中國派遣間諜人員,也許可以對各種跡象有所把握。但日本並沒有在外國收集情報的組織,也沒有能夠通過人員在當地直接收集情報的手段。而且由於和平利用太空原則的制約,日本偵察衛星的發射數量有限,情報分析人員不足,不能及時獲得足夠有效的衛星圖片,這都將造成日方情報分析的屢屢滯后。

此時,中國特種部隊的活動更加頻繁,而在本土的導彈基地方面,常規導彈襲擊的目標除海空自衛隊基地外,還增加了陸上自衛隊住囤地、運輸及通信樞紐、煉油廠、發電站等對象。同時,朝鮮會配合向日本首都圈和日本海一側地區滲透,甚至利用常規導彈攻擊日本海一側的海空軍基地。

進攻前夜,位於沖繩的自衛隊、駐日美軍基地、縣政府、媒體等均遭到密集的網絡攻擊、電磁脈沖炸彈攻擊和導彈攻擊。攻擊持續至次日清早。其間,來自中國的2個海軍陸戰師、四個陸戰團的第一波部隊已經趁夜在沖繩本島突擊上陸。以每個陸戰團為先頭部隊,各有1-2個機械化步兵師分別登陸。他們搭乘的船隻包括大型登陸艦約10艘,小型登陸艇數百艘,滾裝船、駁船等約10艘以及5000噸級貨船70艘。其中,小型登陸艇可以臨時生產,而滾裝船和貨輪則可以根據中國《國防動員法》由民間征用。

在船舶工業蓬勃發展以及造船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中國海軍裝備了包括船塢登陸艦在內的150余艘兩棲戰艦,並且從數年前開始建造所需必要數量的中型登陸艦,至2025年春,中國海軍已經形成能夠同時運送15個機械化步兵師的登陸能力,但能夠在登陸作戰中率先攻堅的仍隻有海軍陸戰隊四個團,致辭,中方將同時登陸的機械化師控制在4個。4個陸戰團分別攻擊4處灘頭陣地,此外,配合登陸戰的空降團、使用直升機的空中打擊營、特種作戰旅等合計3個師規模的作戰力量也被投入戰斗,主要用於奪取港口和機場,攻佔或破壞重要區域。

中國軍隊的灘頭陣地集中於沖繩本島的狹窄地帶,駐守那霸的陸上自衛隊第十五旅團雖然進行頑強抵抗,但因為力量過於懸殊在一周后即被擊敗。自衛隊的部分攻擊直升機和裝甲機動車部隊被從中國本土發射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摧毀,但在這之前,仍可擊敗首波登陸部隊。

由於中方登陸艦艇數量眾多,日方導彈儲備數量有限,且不可能從海上獲得的補給,自第二波進攻之后就難以阻擋,自衛隊裝甲車被中國無人偵察機發現后即遭到導彈攻擊,自衛隊旅團一級的部隊戰斗力相對薄弱,特別是坦克、火炮兵力數量與對方的差距在20倍以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戰斗力枯竭速度很快。防御陣地的建設也因為機械和建筑材料不足、空襲、特種部隊襲擊等原因不斷推遲,自衛旅團很快會轉入山地戰和游擊戰。

在海軍陸戰師,空降師控制灘頭后,中國軍隊的作戰力量得以迅速增強,由滾裝船和貨船運送的機械化部隊隨之登陸。此后登陸艦和貨船往來於中國大陸和沖繩各個灘頭陣地之間。中國完成第二波登陸僅需6天,第12天完成第三波登陸。在2周時間內,中國共計可輸送2個軍、12個師的兵力登陸,配合作戰的還有2個特種作戰旅、一個空降師和2個空中攻擊旅,登陸進攻和佔領沖繩本島共計用時14天。

日本沉沒

美國社會輿論雖然轉向反華方向,但是隨著中國釋放沖繩美軍基地的戰俘和家屬,美國國內反華輿論得到平息。美國事先已與中國達成交易,此時雖然口頭抗議卻不會有任何實際行動。

中國再次提出日本接收移民、賦予移民投票權等要求,日本政府隻有接受,最終沖繩將獨立。

此外,中國也可能提出更多苛刻要求。

在中日兩國沖突期間,俄羅斯迅速發動對北海道北部和東部的進攻。在北海道北部,自衛隊第二師團和第五旅團的英勇抵抗,俄軍的進攻被遏制在音威子府(位於北海道島西北部)隘口以北。然而在缺乏有利地型的北海道東部,俄軍僅用3天時間即可攻至十勝地區(位於北海道中部)。由於多年你削弱陸上自衛隊的編制和裝備,自衛隊缺乏在西南諸島和北海道兩個戰場正面作戰的能力。助手北海道的部隊隻能依靠現成戰斗力勉強應戰,日本短期內隻能任由俄羅斯“趁火打劫”。

最終,日本不得不放棄北方領土主權,中國軍隊長期駐扎在沖繩。俄迫使日本按俄方要求向俄方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以便俄方開發遠東領土。

經此一戰,長期疏於防衛的日本將喪失大片領土,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美國外交斡旋成為日本保住獨立地位不致淪為中俄殖民地的最后機會。

(注:本文轉載自“盧宇光--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